目前分類:歷史地理 (7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金融巨鱷索羅斯瘋狂拋售 黃金、白銀價大跌

NOWnews.com 今日新聞網

2011年5月6日 12:18

  • 黃金開始走跌,有媒體指出可能與索羅斯拋售有關。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一路飆升的黃金價格,最近開始走跌,有國外媒體指出,很可能和金融巨鱷索羅斯拋售黃金有關,金價走勢也因此受到矚目,不只國際關心金價,央行也特別帶立委視察文園金庫,裡面共有423公噸的黃金,其中有410公噸是新台幣發行準備金,維安戒備等級不輸總統官邸。

近3個月來,黃金、白銀價格漲勢兇猛,一路往上攀升,上(4)月29日,紐約期金還創下歷史新高,每盎司收1556.4美元,週線收紅。但5月以來,黃金價格開始走跌,根據國外媒體報導,這很可能和金融巨鱷索羅斯旗下大型對沖基金,近來大舉拋售黃金有關。

不同於其他投資人買黃金抗通膨,索羅斯買黃金是為了保護資產免受通貨緊縮的衝擊,但隨著通縮的可能性大減,索羅斯也開始拋售黃金,但也有市場人士指出,索羅斯此舉也有可能是因應黃金漲勢,才大舉拋售黃金獲利了結。

不只國際金價走勢受到矚目,央行繼2008年後,也再次帶立法院財委會委員費鴻泰、盧秀燕、林德福及羅明才等視察位於新店的「文園庫房」,這裡共 藏有3萬多塊重12.5公斤的金塊,合計約423公噸。根據立委說法,現在一公斤黃金價格142萬元,這些金塊每塊市值超過1800萬元,抱起來簡直就像 一棟豪宅在手,感覺實在很棒。文園占地2萬多坪,有100多名武裝憲兵駐守,外圍還架設通電的鐵絲網,維安戒備等級不輸總統官邸。(新聞來源:中視新聞)


原文網址: 金融巨鱷索羅斯瘋狂拋售 黃金、白銀價大跌 | 頭條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1/05/06/91-2710420.htm#ixzz1Z8FcAFUM








希臘國債違約的傳聞甚囂塵上,三個月內歐元兌美元跌幅近9.3%,歐元期貨空單至今累積60,000口,創1999年歐元成立以來新高。(Getty Images)
希臘拖累歐盟 金融巨鱷密謀狙歐元

【大紀元3月1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 自去年12月以來,隨著希臘國債違約的傳聞甚囂塵上,歐盟的財務壓力與日俱增,配合歐美各大銀行喊空歐元,導致三個月內歐元跌幅近9.3%,歐元期貨空單 至今累積60,000口,創1999年歐元成立以來新高。

據《華爾街日報》近日報導,上月稍早,私募基金SAC Capital、索羅斯避險基金、大本營投資集團(Citadel Investment Group)、伊頓公園資本管理公司(Eton Park Capital Management)等多位重量級操盤人士在邁阿密密謀聚會(idea dinner),據說他們得到歐元必將貶值至1美元的結論。由於這些金融巨鱷經常利用20倍的高槓桿進行操作,若其計謀得逞,估計獲利將超過投入資金的5 倍。

據報導,2008年金融風暴前,Greenlight Capital等多家大型避險基金操盤也曾秘密聚會,並認為雷曼等多家金融公司將垂危,於是決定大舉放空,並加速了金融風暴的殺盤恐慌氣氛。

由於這次的密謀沒有確鑿的證據,主管機關還不能認定其行為是密謀勾結,也不能視其放空歐元的行為違法。不過,據信歐盟的主管機關將嚴陣以待,以免歐元暴跌衍生新的系統風險。

據 說,參與這次密會的SAC操盤人柯恩(Aaron Cowen)認為,希臘債信危機產生的各種可能結果都將不利歐元。索羅斯公司的操盤人也預測,美國國庫券的利率必將攀升。Brigade Capital的主管摩根(Donald Morgan)則相信,希臘國債是骨牌效應的開端,一旦倒牌,州債、地方政府債、國家主權債都會受到波及。霍恩(Einhorn)則是看多黃金的後勢。

掌 管270億美元資產的投資大亨索羅斯不久前公開警告,歐盟若未妥善處理希臘危機,「歐元將分崩離析」。索羅斯曾在1992年放空英鎊賺進了10億美元,一 戰成名。不過,由於此時歐元的日交易量多達1.2兆美元,市場規模相當龐大,與當年的英鎊市場不可同日而語,因此多數交易員並不認為歐元會重蹈當年英鎊的 覆轍。

此外,衍生商品信用違約交換(CDS)在現行的外匯市場上大行其道,包括像資金規模320億美元的Paulson & Co避險基金都曾買進這類商品避險,可是該基金在希臘國債CDS的價格飆漲一倍的過程中,已陸續獲利了結,目前對歐元的看法傾向偏多。

其他看空歐元,去年12月陸續買進PIGS四國CDS的炒家,也漸漸離場。據紐約集保結算公司(DTCC)統計,去年希臘國債CDS的交易量倍增至848億美元,但淨空單僅增加4%至89億美元。

去年12月中旬,高盛、美國銀行、巴克萊等歐美各大銀行開始喊空歐元,導致槓桿倍數近14倍的一年期歐元賣權交易(puts)大受歡迎。歐元匯價去年12月初還在1.5美元,3個月後已跌至1.36美元,跌幅近9.3%,放空歐元的投資者戰果豐碩。



 

 -轉載自網路 如有侵權請告知下架-




金融巨鱷喬治 索羅斯簡介

出生年月:1930年 籍貫:匈牙利布達佩斯 

量子基金 職位:主席 

畢業院校:倫敦經濟學院

 

喬治.索羅斯1930年生於匈牙利布達佩斯。1947年他移居到英國,並在倫敦經濟學院畢業。1956年去美國,在美國通過他建立和管理的國際投資資金積累了大量財產。

 

1979年索羅斯在紐約建立了他的第一個基金會,開放社會基金。1984年他在匈牙利建立了第一個東歐基金會,又於1987年建立了蘇聯索羅斯基 金會。現在他為基金會網絡提供資金,這個網絡在31個國家中運作,遍及中歐和東歐,前蘇聯和中部歐亞大陸,以及南非,海地,危地馬拉和美國。這些基金會致 力於建設和維持開放社會的基礎結構和公共設施。索羅斯也建立了其它較重要的機構,如中部歐州大學和國際科學基金會。 索羅斯曾獲得社會研究新學院、牛津大學、布達佩斯經濟大學和耶魯大學的名譽博士學位。1995年波倫亞大學(意大利)將最高榮譽──Laurea Honoris Causa授予索羅斯先生,以表彰他為促進世界各地的開放社會所做的努力。

 

索羅斯是LCC索羅斯基金董事會的主席,民間投資管理處確認它作為量子基金集團的顧問。量子基金在量子集團內是最老和最大的基金,普遍認為在其28年歷史中在全世界的任何投資基金中具有最好的業績。

 

 

 

索羅斯信奉的經濟哲學特點 

 

 

 

A:不穩定性

 

經濟理論創立了一個理想世界,即參與者的偏好與機會成本相互獨立,價格由這兩因素作用而達到某一均衡。但是在現實社會,金融市場價格在形成參與者 的偏好與機會成本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這種本能的相互作用使金融市場存在固有的不穩定性,自由放任主義否認金融市場本身存在不穩定性,並反對任何形式的政 府干預。

 

不穩定性已大大超出了金融市場的範圍,它影響著人們行為導向的價值觀。在經濟理論誕生以前,人們由一系列道德行為規範所誘導,這些道德行為規範已 根植於傳統、宗教與文化之中。但市場價值觀,帶來衝突與對抗,有凌駕於傳統價格觀之勢。廣告、市場營銷、以至包裝都將影響人們的偏好已為常見。隨市場機制 不斷擴張影響勢力,人們仍將在原有價值體繫上行為的神話,將越來越難以維持。

 

開放社會受到基礎價值觀不足的負面影響,並隨機動性與我們開放社會的全球化的提高而進一步惡化。當人們正式生根於他們的的社會,他們必須注意到社 會對他們的看法;但是當他們能輕易地遷離時,他們僅僅關注其自己。在全球的文化、宗教與習俗有如此之多的差別,要建立一個共同的基礎也就相當困難。放任自 由理念,承繼了自利的行為導向原則,忽視了市場傾向中普遍存在的不穩定性。

 

B:社會公平

 

自由放任主義視供給與需求狀況為已給定的,並視政府干預為最大邪惡,也就極力反對收入的再分配。我可以同意那種對財富的再分配進行的所有嘗試並不 是完全有效率的,但是並不認為任何一點嘗試都不去作。財富通過自身的機制進行集中,如何沒有某種機制進行再分配,不公平將變得不可忍受。將財富集中與適者 生存相匹配的觀點,否認了通過繼承而獲取財富的事實。

 

適者生存作為現代文明社會的一種行動導向原則,在某些方面是有錯誤的,它建立在過時了的進化理論之上,正如經濟學的均衡論建立在牛頓物理學之上一 樣。導致物種的變化是變異,變異的發生有著多種極為複雜的方式,而物種與其生存環境及其他物種之間相互影響,這是一種雙向反饋機制。

 

C:國際關係

 

在國際關係中,自由主義同樣視適者生存為一種最適宜的導向原則,反對在國際合作中由政府干預經濟活動。在國際關係中被視為最為強大資源的政府從經 濟活動中退出,是一個極大的嘲弄。自由主義的觀點相一致的還有其他一些偽科學、地緣政治學,它們主張國家沒有原則,僅有利益,且這種利益由所具基礎(如地 理位置)來決定。這種宿命論是十九世紀科學法的殘餘。

 

D:開放社會的可畏障礙

 

開放社會是建立在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是不完全的基礎之上,而這種不完全是可以改善的。在開放社會,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與政治安排的改進、文化與生活質量的提高的發展前景是無限的,但是在建立作為一種組織原則的開放社會上卻存在極大的障礙。

 

首先,開放社會的概念表面上是自相矛盾,如果終極的真理具有不可獲性,我們又如何可以將一種謬誤視為一種真理呢?而對真理的需求也僅是因為我們對 世界的認知是不完全的,如果我們擁有完全的信息,信仰就變得並不必需。信念應服務於我們的生活,而不是要迫使我們去遵守這一系列的規則,如果我們認識到, 信念而不是終極真理只會壓制我們的選擇,我們就更可能忍受其他信念並以我們的經驗而進行修正。大部分人傾於證實他們信念是終極真理,事實上這種證實通常服 務於他們自身的判別,由我們自身的失誤而得出的信念蒼白無力。這是一個老於世故的概念,比僅僅的純理論更難以奏效,比如我的國家(或家庭或我自己的興趣) 的對與 

錯。如果我們的過失是如此不容置疑,緣何仍具有感召力?僅僅能由此產生結論,而最好的判別是成功,事實上,開放社會較封閉社會可能導致更為繁榮、 更富革新精神、更令人振奮。但是成功並不是建立一種信念的基礎,因為成功並不能認為一定是正確無誤的一樣。開放社會中,對成功的崇拜已成為一種不穩定因 素,因為它決定我們的正誤觀,這在當今開放社會已經發生。以先取得成功作為判別正確與錯誤,是一種極大的危害,特別是以金錢為準,更為甚者認為只要失去了 金錢,一切皆已遠去。

 

但是,這並未所有問題。即使開放社會的概念被普遍接受,但也不致於能有效地保證它得以奏效,開放社會僅僅提供了一套框架,該框架中可以融合各種社 會與政治事件的觀點,並沒有對這些事件提供某種固定的結論。如果某種固定的觀點得以提出,這就不可能是一種開放社會。這意味著,在開放社會中人們考慮除自 己的信念,也將包融其他人的信念。由開放社會取出的,僅在封閉社會才存在。

 

另一困難是,採納開放社會作為一種目標,通常的最好達到途徑是間接,這就是我的基金會正做的事情:鼓勵發展教育、文化與多媒體、文明社會、經濟改 革等等,這在開放社會也並未普及。具有衝突的觀點與興趣碰撞出無準備的結果,而不是精心設計下的產出,社會在此時將可能變得更為開放。如果給出最為一般的 慣例,以允許具有衝突性觀點與利益的人們能共處於同一環境,這種衝突性的觀點與興趣才將產生出一個開放的社會。在成熟的民主政治體系,這類慣例是固定存在 的,但在我們全球的開放社會中,他們卻是欠發展的和不充分的。

 

在目前,我們從全球開放社會中受益,但我們也缺乏必需的規則體系使其得到保護。國際社會在處理蘇聯崩潰中出現的某些新的問題,顯得無能為力。在我的基金的主要活動地區,我可以覺察到關閉的趨勢。隨衝突的升級,歐洲聯盟將轉向閉關自守,美國將獨立無援。

 

目前我未有準備著手解決這些危機,而僅試圖說明這一難點。我譴責盛行的自由放任態度,它相信在關心公眾利益的同時並不妨礙對私利的追求。我相信開 放社會的概念,它需要精心培育以使其奏效,提供更好的導向以便於行動。如果我們同意這一點,我信瘵準備去面對困難,如果我們有理論不同意堅持這一行動方 針,但當自由世界如共產主義世界般瓦解時,我們不應袖手旁觀。

 

 

 

給與索羅斯的罵聲和掌聲

 

 

 

A:國際金融界的壞孩子

 

德國《圖片報》發表「今日焦點人物」文章言:一個人倚仗自己的資金來對付整個國家及其貨幣並獲得了成功。此人就是66歲的億萬富翁喬治?索羅斯。這個國家是泰國,它的貨幣是銖。

 

現在是不是又要故伎重演呢?像這樣的人是怎樣作好準備來衝擊泰銖這樣的貨幣呢?他如何從銖中獲得幾十億利潤呢?他需要耐心、許多錢(索羅斯可操縱150億馬克基金)和一次經濟危機(就像泰國現在的危機)。 他在泰國故伎重演

 

泰國這頭小老虎受了傷。此時「國際金融界的壞孩子」出動了。他的做法非常簡單:他只是散佈謠言。他的話對全世界投機倒把分子就是金科玉律,謠言在全世界不脛而走。

 

6月27日的德國《法蘭克福匯報》寫道:「像索羅斯這樣的大投機家不排除使銖貶值20個或者更多個百分點的可能性。」…這就是對銖宣判了死刑。現在全世界投機家就知道這一點:賣掉銖,賣掉泰國股票。」

 

而泰國政府卻無能為力。最後的出路是:它在7月2日放開泰銖的匯價(過去是同美元掛鉤),其後果是自由下落。一美元可以買30泰銖(此前是近20銖)。」

 

索羅斯現在等待泰國銖落到最低點,然後便大量買進泰銖和泰國股票。全世界投機倒把分子都在等待索羅斯發出信號。他一購買,大家都跟著購買,泰銖和股票也跟著上漲。行市上升,交易所的交易贏利便滾滾流入他的私囊。他不顧交易所投機家的大忌而同中央銀行對抗,並且又一次得手。

 

 

 

B:股市天才、業餘哲學家和慈善家

 

「下一次金融危機肯定會到來。問題只在於什麼時間。」這是喬治?索羅斯不久前在紐約宣佈的。對於他自己以數以十億計的資金作賭注來對付泰國銖,從 而會給危機火上加油,他卻保持沉默。索羅斯量子基金會的經理斯坦利?德魯肯米勒在上周泰國中央銀行宣告屈服之後承認:「 我們贏利了。」

 

索羅斯聞名於世是在1992年,當時英格蘭銀行不得不向這位匈牙利人俯首稱臣。通過貨幣投機,索羅斯在使他的投資者的財富增加的同時,也為自己聚 集了25億美元以上的私人財產。索羅斯正慷慨地把這些錢花出去。他是美國,可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家。地設立的基金會即開放社會研究所在全世界有50多 家分支機構,僱員超過1000人。

 

這位1930年出生的大投機家早在1989年就已經從日常交易中抽身引退。只有在採取向英鎊或泰國銖進攻這樣的大行動時,索羅斯才積極參與。在這種行動中,沒有人願意放棄利用這位老人的辨別力。

 

 

重磅炸彈

 

 

 

  ■將倒「布」進行到底

 

  「我把錢投在我嘴巴所在的地方,」索羅斯如是說。在過去兩年中,索羅斯在各種場合大肆抨擊布什的內政外交,並公開表示與布什的對抗已成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去年,索羅斯為了表示對布什發動ICXO伊拉克的抗議,緊急推出了新書《美國的霸權泡沫》。他在書中說道:「當我聽見布什說『不和我們站在一起就是我們的敵人』時,我想起了納粹德國。」為此,他投入大量資金支持各種倒「布」團體和個人,至今已出資1600多萬美元。

 

  其中,他向一家反對布什的自由派組織「美國在一起」捐資1000萬美元,用於鼓動選民,使布什輸掉在17個大州的選舉;向一個名為 MoveOn.org的機構注資250萬美元,用於在美國各大媒體上大做反「布」廣告,以至於法新社記者曾調侃地說,「布什總統現在即使只看報紙廣告也不 得安寧了」。

 

  ■經歷坎坷的金融投機商

 

  索羅斯1930年出生於匈牙利一個猶太人律師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索羅斯全家因為猶太血統受納粹迫害而隱姓埋名,四處流浪。1944年 德國入侵匈牙利時,索羅斯的父親為家人買了偽造的身份證,並出錢找了一個藏身之所,才使一家人倖免於難。1947年,索羅斯來到英國,後憑借勤奮和聰明進 入著名的倫敦經濟學院學習哲學。1956年,他又移居美國,並在1961年成為美國公民。現在,74歲的索羅斯住在紐約郊區。

 

  憑借不可思議的市場洞察力和預見力,索羅斯在各國金融市場上攫取了大量財富,被美國《社會事業投資者》雜誌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理財能手」。

 

  1992年9月15日是索羅斯生命中的一個重要日子。在這一天,他對英鎊發難,僅一天時間就賺了9.58億美元,迫使英國退出了歐洲貨幣系統。1997年,他又在亞洲金融市場興風作浪。不過最近兩年,索羅斯的興趣似乎更多地轉到了政治上。

 

  ■共和黨人對倒「布」活動非常擔憂

 

  索羅斯對自己很「吝嗇」,對他人卻相當慷慨,是美國最大的慈善家。如果對某個慈善項目感興趣,他會毫不猶豫地提供巨額資助,曾在一天之內掏出1億美元善款。

 

  他曾經表示:「我希望在有生之年成為傳奇人物,而不是死後才被記住。認為自己死後還能活在人們心裡的想法是毫無意義的,人只有一次生命。」

 

  為了阻止布什連任,索羅斯幾乎動用了手中的一切社會資源。

 

  共和黨人對索羅斯的倒「布」活動非常擔憂,開始對他進行法律限制,並試圖將他描繪成一個「不切實際的左翼激進分子」和一個不代表主流意識的「妖魔」式人物。但在接受美聯社記者專訪時,索羅斯一再強調:「我認為我是瘋子,不是極端分子。」

 

 

 

--------------------------------

 

索羅斯傳

 

 

進入美國

 

 

梗概:索羅斯可稱是當今世界上最富傳奇色彩、最具個人魅力的超級金融大亨。

  30年來,他縱橫全球金融市場,操作避險基金,狙擊英鎊、泰銖、港元,進出各國股市,斬獲甚豐,成為全球知名的億萬富翁。

  近幾年來,索羅斯已減少了運營基金的工作,較多地致力於慈善事業。

1

  因為動亂的關係,石油股的市場變得很熱絡,索羅斯利用他在英國建立的關係匆忙入市

  1956年,26歲的索羅斯橫渡大西洋到達美國時,心裡有一個明確的計劃。他要在華爾街工作整整五年,不多不少,預估這段時間足以讓他儲蓄50萬美元,再以這筆錢回到英國,以獨立學者的身份研究哲學。他回憶說:「這是我的五年計劃,因為我並不特別喜歡美國。」 

  他像很多人一樣,去美國純粹是為了那裡提供的經濟機會。他搬到皇后區跟哥哥同住,而且幾乎立刻就開始到梅爾公司工作。不久後,他在曼哈頓的河濱大道找到了一棟兩房的公寓,往北走幾條街就是哥倫比亞大學,東邊是哈萊姆區,索羅斯每天搭地鐵到華爾街上班。

  梅爾公司不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會員,它的功能類似櫃外交易的交易商。索羅斯負責外國證券的套利交易,基本上像在倫敦時一樣,負責交易黃金股和石油股。而套利交易在梅爾公司的業務中,所佔的比率並不大。 

  但是,在索羅斯到達後不到一個月,他的運氣來了,當時爆發蘇伊士運河危機,變成流血衝突。在這一年夏季稍早的時候,埃及總統納塞爾把蘇伊士運 河國有化,從國際共有、民間出資的股份有限公司手中,奪取運河的控制權,到了8月,納塞爾把英國石油官員驅逐出境。10月下旬,以色列對埃及發動閃電攻 擊,奪取加沙走廊和幾乎全部的西奈地區。英、法兩國趁著埃及戰敗,也對埃及發動空中攻擊,重新控制運河區,一直到聯合國強迫英、法兩國撤退,並且成立聯合 國維持和平部隊為止。

  雖然外交運作迫使歐洲侵略者撤退,但沉船和運河水閘受損卻使得整個蘇伊士運河無法通行,航運公司的油輪運輸石油時,被迫走比較長、成本比較高 的航線。因為動亂的關係,石油股的市場變得很熱絡,索羅斯利用他在英國建立的關係匆忙入市。他尋找歐洲市場的機會,取得出售股票的承諾,再把求售的股票, 刊列在經紀商之間流傳的櫃外交易行情表上。經紀商會代客戶打電話買賣,行情則經常每分鐘都在變動。

  從專業上來說,這段期間對新來乍到的索羅斯,是積極創造績效的時候,因此他除了走路來回地鐵站之外,沒有太多時間探索新環境。

  1957年1月17日,他父母和其他匈牙利難民搭船來到美國,將近十年沒有見過父母的索羅斯因為太忙了,所以沒有去碼頭接船,去接船的是他哥 哥。然後他父母進入一處緊急難民處理中心,三天後,也是他哥哥去把他們接出來,帶到自己住的公寓。他母親體諒地說:「他太忙了,所以我們只好等他。」最後 他終於現身,並且把父母接到河濱大道跟他同住。他母親說:「我們跟他同住了三年,他搬到客廳的沙發上,我們住臥房。」 

  毫無疑問,全家團圓一定讓索羅斯刻骨銘心。只不過在三個月前,他來到美國時,還肯定地認為鐵幕會讓他跟父母繼續分隔兩地,然後奇跡出現了。經 過多年分別後全家首度團圓,讓索羅斯非常快樂,他覺得跟父母同住猶如天賜恩典;可是他們到達時,他居然沒有去接他們,索羅斯說:「我很忙,正在做交易,一 天都不能錯過,真的一天都不能錯過。」 

  2

  有時候,我會夢到剛剛叫進的股票上漲,有時候醒來時迷迷糊糊,不知道自己先前做過什麼、夢到什麼.

  事實上,由於紐約和歐洲的時差,他連一夜都不能錯過,而且幾乎是一天24小時都在忙。他會收到由五個數字組成的暗碼電報,用暗碼的目的是為了節省電報費,數字代表股票的名稱、數量和價格,是經由美國無線電公司或法國電報公司發來,而電報公司的收報員會打電話給他。

  「我清晨四點半醒來,這時正好是倫敦早上九點半,然後大概每一小時我會睡一下,再拿起電話,聽數字,決定是否買進。我可能回電報叫進後再回頭 睡覺。有時候,我會夢到剛剛叫進的股票上漲,有時候醒來時迷迷糊糊,不知道自己先前做過什麼、夢到什麼。」接著等紐約白天的交易時間開始,他就會把夜裡買 進的股票,向買主推銷。 

  最後,中東緊張局勢緩和下來,狂熱的石油股交易也冷淡下來。這時索羅斯在梅爾公司柯恩(PaulCohn)的幫助下,設想出一種新市場。他回 憶說,他的第一次嘗試跟加拿大的北班鈾礦(NorthspanUranium)公司有關。這家公司要籌資開發新礦場,於是就發行可轉換認股權債券,經過一 段期間後,認股權可以轉換成公司股票。索羅斯想出方法把債券賣給客戶,客戶再交還一種憑證,保證在轉換期間交出股票,讓債券和認股權分開交易,這樣就為認 股權憑證創造了一個市場。 

  這段期間裡,他認識了現任史蒂恩斯(BearStearns)公司的執行長葛林柏格(AlanC.Greenberg)。1957年時,葛林 柏格才28歲,掌管大券商貝爾·史蒂恩斯公司的套利部門。索羅斯會定時拿起專線電話,跟葛林柏格通話,討論自己的構想。如果葛林柏格喜歡索羅斯的構想,兩 家公司就會一起買進。

  史培利·蘭德(SperryRand)公司發行附認股權公司債時,認股權不太熱門。索羅斯告訴葛林柏格,如果他們兩個人銷售債券,將來會變成 很有價值的認股權,因此他們一起買進這種債券,再把債券賣掉。賣給他們買債券的投資者純粹只操作債券,不瞭解股票,更不知道認股權是什麼,但樂於用極低的 價格脫手,讓索羅斯和葛林柏格買走。結果認股權變得很有價值,他們就開始交易認股權憑證,大大地賺了一筆。 

  此後,他們兩個人就定期一起討論事情,大部分是用電話聯繫,偶爾會共進午餐。葛林柏格說:「他總是在工作。我馬上就知道他與眾不同,他有非常 多驚人的構想,而當時根本沒有什麼研究人員或分析師,那時我們把這種人叫做統計人員,貝爾·史蒂恩斯公司也只有一位,他們作出的研究大部分是取材自報 紙。 

  索羅斯把他的構想跟我分享,是因為就一個年輕人來說,我有相當大的購買力,而我認為梅爾公司沒有給他多少信用額度。在史培利·蘭德公司一案之 後,他又提出做橫越加拿大油管(TransCanadaPipeline)公司的認股權交易,結果這個案子變成一筆很大的交易。他跟我提出這個案子時,我 對該公司毫無瞭解,但是,你也不需要瞭解。」

  3

  儘管事業很成功,他還是十分寂寞

  索羅斯回想起那段日子,在北班鈾礦公司的案子後,他把重心放在其他鈾礦公司的認股權和認股權憑證上,然後把同樣的方法用在天然氣公司。索羅斯 說:「點子雖然是我想出來的,柯恩其實也功不可沒,因為認股權憑證是他發明的。但是,他年紀太大,不能承受那種壓力,已經不適於交易,所以就由我來負 責。」 

  除了跟貝爾·史蒂恩斯公司合作外,索羅斯在橫越加拿大油管公司一案中,也找到一個特別大的客戶,就是倫敦的華寶(S.G.Warburg)公司。

  「我當時很發,」索羅斯說,「我跟每一家著名的公司都建立起關係,摩根士丹利公司還變成我的固定顧客,他們讓我完成初次的重大突破。我拜訪過他們,他們恭維我對他們公司的助益多麼大。我覺得自己已經迅速打進華爾街的核心,清楚記得二三十家華爾街大券商的電話號碼。」 

  索羅斯變得越來越有信心,他在倫敦賣不掉小禮物時,覺得自己是失敗者,現在他覺得自己跟摩根士丹利、庫恩·羅伯(KuhnLoeb)和華寶之 流的大券商交易,也讓小小的梅爾公司成為上得了檯面的業者。他的薪水跟著業績而增長,雖然他不記得當時賺多少,反正已比他的五年計劃超出不少。他說:「有 生以來,我第一次覺得自己成功。」

  儘管事業很成功,他還是十分寂寞。他會去看匈牙利裔的朋友,跑到康涅狄格州的新加拿大去看哥哥,夏天會到長島,但還是跟一些匈牙利裔的朋友交 往。他不太跟業務上的朋友社交,一生中大部分的時間都是這樣。「從一開始,他就不讓事業和社交生活混為一談。」葛林柏格說。他和索羅斯雖然彼此欣賞,卻從 來沒有交往過。 獨眼的人

 

梗概:在人人都是瞎貓的時代,索羅斯自稱是獨眼的人,他走在熱潮的前端。

  他是第一個發現德利銀行,也是第一個發現安聯保險公司的人。

4

  在梅爾公司工作三年後,他心也變得有些浮動,隱隱約約有異動的念頭,但化為行動卻是相當突然的事

  同時,索羅斯的父母親也試圖自行發展,但最終沒有成功。到了第三年夏天,索羅斯開始在漢普頓海濱租了一間海灘別墅,買了一部龐蒂克汽車,週末會和女朋友安娜麗絲一起到海灘別墅共度,兩人不久之後就結婚了。平常上班的日子裡,海灘別墅就歸索羅斯的父母使用。 

  索羅斯很少看電視,美國過去四十年最風行的連續劇名字或喜劇場景,他都說不出來,家人說他幾乎不看棒球或橄欖球賽。但是他仍保持對特定運動的興趣,也很快在中央公園網球場和室內游泳池,找到熱愛的運動項目,此外也繼續滑雪。

  索羅斯的父母繼續尋找自己能夠做的事情,他們都已歸化美國。他父親較難適應美國的生活,母親則輕鬆地融入美國的生活,英語也比較好。她會去逛博物館、看望流亡美國的藝術家,最後還到福罕大學註冊,上藝術、心理學和宗教方面的課程。 

  索羅斯和安娜麗絲搬走後,還常常來看父母親,也花了一些時間研讀哲學論著,只是從來沒有把這些書拿給別人看;但是,大部分時間裡,他都是忙著 做交易。在梅爾公司工作三年後,他已經大幅超越了自己的五年計劃目標,心也變得有些浮動,隱隱約約有異動的念頭,但化為行動卻是相當突然的事。

  有一天,梅爾先生把他叫進辦公室,質問他的業務決策。索羅斯說:「他的口氣不嚴厲,但是他問我為什麼有這些殼牌公司的倉位?我覺得這一點跟他無關,因為我一直覺得自己在負責,我建立了優異的紀錄,他這樣質疑讓我討厭到了極點,所以決定離開。」 

  他毫無困難地就在威特海姆公司(Wertheim&Co.)找到新職,這家公司,在1917年創立,比梅爾公司大,也比較富有。而且 威特海姆公司和梅爾公司不同,是紐約證券交易所會員公司,這表明索羅斯不必再通過公司外的經紀商進行交易。他覺得自己走對了方向,29歲的他現在擔任外國 交易部門主管的助理。這時候,歐洲煤鋼共同體已經成立了七年,歐洲聯盟的觀念浮現。

  不管這種想法多麼不可能、多麼不成熟,卻激起一股購買歐洲股票的熱潮,盛況甚至超過石油與黃金股票的國際市場,這又為索羅斯帶來新的機會,而 他懂得緊緊抓住。他現在不再只是交易員了,名片上增加了分析師的頭銜,在他看來,這樣確實是向前推進了一步。索羅斯說:「這個工作有趣多了,我變成了歐洲 證券專家。」 

  「我所做的事情,」索羅斯說,「是研究歐洲公司的信息,設法確定這些公司的價值。」當時整個歐洲的企業不像美國公司一樣依法披露相關信息。「一切都很不透明,你必須運用想像力,去猜測一家公司的真正價值。」

  有時候,他必須根據公司的報稅資料回溯計算,才能得知公司擁有的資產,是否遠超過草草寫就的年報。他也開始拜訪上市公司,這個做法當時還很罕 見。「我經常是第一位去拜訪經營階層的人。」他英文、法文都說得很好,匈牙利文當然不是國際語言,但是,同樣說匈牙利文的人總是覺得特別親近,彼此也比較 會分享信息和閒話。 

  5

  當時美國大概只有三個人有系統地研究歐洲證券,他就是其中一位。他說自己就像獨眼的人在瞎子王國中稱王

  他最初發掘的便宜貨之一是德利銀行(Dresdner Bank)。他從研究得知,德利銀行擁有極龐大的德國產業股投資組合,「我指出這個投資組合的價值遠超過德利銀行的市值,因為沒有人注意這些持股的隱藏價 值。你當然可以買西門子、拜耳或很多其他公司的股票,但是,如果你用低價購買德利銀行的股票,就能夠買到西門子、拜耳和很多其他公司的龐大投資組合。」 

  結果買進德利銀行變成他的重大成就。接著,索羅斯在1960年,又研究德國的保險公司,發掘出更為龐大的隱藏資產。索羅斯計算後發現,安聯保 險公司投資組合中的股票,價值是安聯公司股票市值的三倍。事實上,安聯公司流通在外的股票,只佔股票發行數量的三成,其餘股票都被德國企業集團鎖住,作為 交叉持股。他說:「德國各家銀行持有保險公司的三成股權,保險公司又持有各銀行的三成股權,而且有些保險公司還持有其他保險公司的股權,形成相當混亂的交 叉持股現象。」 

  對安聯和其他保險公司的研究,為他帶來另一次勝利,就像處理德利銀行的報告一樣,他不只是寫出自己的研究結果而已,還拿去給有錢的大客戶看, 取得他們的訂單。現在他全力施展,身兼分析師、業務員和交易員。進入威特海姆公司不到一年,他就贏得大量的資金以及重要的客戶,德瑞福斯基金 (Dreyfus Fund)和摩根銀行就是兩家最大的客戶。要接觸這些客戶並不很困難,他提出的報告是根據旅行考察得到的,研究深入、寫得又好,讓人印象深刻,至少以當時 的標準來看,的確如此。不過多年以後,他回顧這些報告,不免覺得實在粗略。當時美國大概只有三個人有系統地研究歐洲證券,他就是其中一位。他說自己就像獨 眼的人在瞎子王國中稱王。 

   1961年聖誕節前不久,他去拜訪摩根銀行的重要主管凱斯(Jack Cath)。凱斯是荷蘭人,過著奢侈逸樂的生活。那年夏天,索羅斯曾經到凱斯在南安普頓的海灘別墅拜訪過。而那年冬天索羅斯再去看凱斯時,他正在寫跟安恆 -慕尼黑(Aachne Munchne)集團有關的報告。這家德國保險公司也是持有眾多隱藏交叉持股的金庫,索羅斯告訴凱斯,他判斷這家公司的股價只有實際價值的幾分之一,還說 聖誕節假期結束後,他會把報告寫出來。凱斯說:「為什麼要等到你做好報告,我們不能立刻就買進嗎?」

  凱斯的回答讓索羅斯很高興,凱斯只是因為索羅斯這樣說,就大買安恆-慕尼黑保險公司的股票,從某一個觀點來說,這是索羅斯到那時為止最風光的時候。他說:「有摩根銀行作後盾,我已經能夠推動市場,這樣真的會讓年輕人得意忘形。」

  索羅斯從四年前來到美國之後,開始創造了一連串沒有中斷的佳績,一次又一次獲得成功,也加強了他的信心,推動他進一步提升。他說:「我當時做 事情有點憑直覺,我看著數字就能有所感覺。我從來沒有學會如何分析一家公司,我的意思是我沒有正常分析師擁有的分析技巧。事實上,主管官署推動證券分析師 執照時,我逃避了一陣子後才終於坐下來參加考試,每一個能夠想像到的科目我都沒有通過。就我所知,執照要六七年後,才會變得真正要緊,到時我不是遠遠超過 這個層次,就是已經變成了失敗者。無論如何,到時候都不需要執照了。」考試失敗並沒有打擊他的信心,而當時歐洲熱潮正盛。索羅斯說:「我走在熱潮的前端, 我是第一個發現德利銀行,也是第一個發現安聯保險公司的人,此外也發現若干制約公司。我成了引領風潮的人,是個大膽的年輕人,知道自己的力量。」但是,他 也有失去大膽、沉著的一刻。有一次,他應邀到匹茨堡,對美隆銀行(Mellon Bank)邀請的一批人說明歐洲股票。進入會議室後,主持人告訴他,圍著會議桌坐著的人代表80億美元的資金。索羅斯說:「這一點讓我相當震撼,使我說不 出話來,於是我只好說:『啊!對不起,我真的沒有辦法說話,你們得問我問題,我根本沒有辦法說明。』」

  1961年是索羅斯原定五年計劃結束的時刻,他原本希望賺到50萬美元,然後全副精神就要奉獻在哲學上,如今他已經超越了期望。但是,他的願望也隨之改變,精研哲學的雄心沒有消失,但是已經沒有這麼迫切了。

  他和安娜麗絲搬到雪利頓廣場的一棟公寓,過著舒適的生活,但是這樣的生活根本不會超出他們的負擔能力。同時,他們也在南安普頓買下三英畝的地,蓋自己的夏天別墅。以他們的財力,足可在這一大塊地上加蓋一座游泳池,結果他們卻寧願用名家的雕刻,塑造出花園勝景。 

  他們的長子羅伯特出生後,海濱別墅變成了跟當年魯帕島意義相去不遠的地方。但是,索羅斯的社交生活比父母親貧乏多了,他總是在工作。熱愛的游泳一直持續不斷,只是網球變成了新歡,他加入新成立的東安普頓網球俱樂部,也盡量定時打網球。

 

1961年聖誕節前不久,他去拜訪摩根銀行的重要主管凱斯(Jack Cath)。凱斯是荷蘭人,過著奢侈逸樂的生活。那年夏天,索羅斯曾經到凱斯在南安普頓的海灘別墅拜訪過。而那年冬天索羅斯再去看凱斯時,他正在寫跟安恆 -慕尼黑(Aachne Munchne)集團有關的報告。這家德國保險公司也是持有眾多隱藏交叉持股的金庫,索羅斯告訴凱斯,他判斷這家公司的股價只有實際價值的幾分之一,還說 聖誕節假期結束後,他會把報告寫出來。凱斯說:「為什麼要等到你做好報告,我們不能立刻就買進嗎?」

  凱斯的回答讓索羅斯很高興,凱斯只是因為索羅斯這樣說,就大買安恆-慕尼黑保險公司的股票,從某一個觀點來說,這是索羅斯到那時為止最風光的時候。他說:「有摩根銀行作後盾,我已經能夠推動市場,這樣真的會讓年輕人得意忘形。」

  索羅斯從四年前來到美國之後,開始創造了一連串沒有中斷的佳績,一次又一次獲得成功,也加強了他的信心,推動他進一步提升。他說:「我當時做 事情有點憑直覺,我看著數字就能有所感覺。我從來沒有學會如何分析一家公司,我的意思是我沒有正常分析師擁有的分析技巧。事實上,主管官署推動證券分析師 執照時,我逃避了一陣子後才終於坐下來參加考試,每一個能夠想像到的科目我都沒有通過。就我所知,執照要六七年後,才會變得真正要緊,到時我不是遠遠超過 這個層次,就是已經變成了失敗者。無論如何,到時候都不需要執照了。」考試失敗並沒有打擊他的信心,而當時歐洲熱潮正盛。索羅斯說:「我走在熱潮的前端, 我是第一個發現德利銀行,也是第一個發現安聯保險公司的人,此外也發現若干制約公司。我成了引領風潮的人,是個大膽的年輕人,知道自己的力量。」但是,他 也有失去大膽、沉著的一刻。有一次,他應邀到匹茨堡,對美隆銀行(Mellon Bank)邀請的一批人說明歐洲股票。進入會議室後,主持人告訴他,圍著會議桌坐著的人代表80億美元的資金。索羅斯說:「這一點讓我相當震撼,使我說不 出話來,於是我只好說:『啊!對不起,我真的沒有辦法說話,你們得問我問題,我根本沒有辦法說明。』」

  1961年是索羅斯原定五年計劃結束的時刻,他原本希望賺到50萬美元,然後全副精神就要奉獻在哲學上,如今他已經超越了期望。但是,他的願望也隨之改變,精研哲學的雄心沒有消失,但是已經沒有這麼迫切了。

  他和安娜麗絲搬到雪利頓廣場的一棟公寓,過著舒適的生活,但是這樣的生活根本不會超出他們的負擔能力。同時,他們也在南安普頓買下三英畝的地,蓋自己的夏天別墅。以他們的財力,足可在這一大塊地上加蓋一座游泳池,結果他們卻寧願用名家的雕刻,塑造出花園勝景。

  他們的長子羅伯特出生後,海濱別墅變成了跟當年魯帕島意義相去不遠的地方。但是,索羅斯的社交生活比父母親貧乏多了,他總是在工作。熱愛的游泳一直持續不斷,只是網球變成了新歡,他加入新成立的東安普頓網球俱樂部,也盡量定時打網球。

 

 

  重起爐灶

 

梗概:索羅斯在哲學之路上走到死胡同,於是他決定改變方向,重操舊業進入他並不熟悉的美國證券行業。

 

自己的方向,並教導自己如何投資。」他也在這個系統裡建立了控制機制,用來比較風險、成長和不同領域的報酬率。他表示:「我建立了一個跟經紀人聯絡的工具,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可以讓我在理念上得到回饋。」

  在新計劃的激勵下,索羅斯越來越熱心。他在紙上記錄自己不斷出現的想法,而且寫出每一個投資決定的原因,然後撰寫月報,追蹤投資績效,並且把月報發給舊客戶,重新建立原有的關係。

  有一陣子,他對貨運業很有興趣,因此在16格中有4格填了貨運公司,在很短的期間內,他就變成了貨運股的專家。索羅斯說:「新顧客開始打電話來,而我則開始得到更多的回饋。大家問我問題,迫使我測試和改善自己的構想。」

  這個模範賬戶在1967年的獲利良好,於是安賀·布萊施洛德公司決定把這個賬戶改名為第一老鷹基金,並開放給公司的客戶購買,由索羅斯擔任經理人。 

  這個基金設立時,資本額為300萬美元,索羅斯父親為家族設立的信託基金是原始的投資人之一,索羅斯也把自己的錢放在基金裡,開始他後來為別人、也為自己投資的事業。

  這個基金強勁成長。1969年,索羅斯還在安賀·布萊施洛德公司時,設立了第二個基金雙鷹基金,資本額為400萬美元。這個基金與第一老鷹基金不同,它不是共同基金而是避險基金,這表示索羅斯能夠採用更廣泛的投資方法和策略。

  7

  當時,避險基金的資產規模不到20億美元,25年後,它的規模已達到2000億到3000億美元

  避險基金從1949年開始出現,當時一位叫瓊斯的人創立了第一支避險基金。他開創了在同一種產業中,用不同公司股票的多頭與空頭倉位互相抵消的方法,基本理念是:同時做空與做多,就能夠避開整個產業總體因素造成的風險,同時可以從逆勢表現優異的特定公司中獲利。

  瓊斯認定,同時擁有多空倉位,可以提高報酬率,也同時降低暴露在市場的風險。這種基金因為擁有降低風險的特質,所以叫做避險基金。

  除了這個特質之外,瓊斯的構想讓基金經理人可以大幅擴張自主性,這個特點也是避險基金越來越風行的原因,尤其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市場飛躍上升的時候。更重要的是,避險基金的形式是私人合夥結構,可以不受政府的限制和監督。 

  共同基金經理人受政府法規的限制,只能投資經理人認為價值會上漲的股票,避險基金經理人則可以從事更複雜的交易,做多和做空,而且超脫股票的 領域,投資商品、外匯、債券和其他資產。因為沒有政府的監督或限制,避險基金能夠借貸大量的資金,因而可以用相當小的資金,做龐大的交易。

 

60年代中期時,這些基金還相當怪異,基金公司數量相當少,控制的資產估計不到20億美元。25年後,避險基金已經多到幾千支,規模據說已達到2000億到3000億美元。讀者無意間都可以在財經版上,看出最著名的避險基金和經理人。 

  索羅斯多年來已經熟悉避險基金的觀念。他在威特海姆公司工作時,曾經跟瓊斯的公司打過交道,發現管理避險基金的自主性對他非常有吸引力。索羅斯說:「其中沒有任何限制,你可以放空,可以做多,可以用融資,可以盡情自由發揮。」

  除了自主性之外,雙鷹基金和第一老鷹基金都是在海外註冊的基金,只限於在美國擁有免稅地位的外國人投資。

  雙鷹基金迅速壯大,索羅斯的精力和信心也急速提高。在這段期間裡,他開始把過去的哲思和金融市場的策略性概念結合。他說:「這時我開始運用自己的盛衰反射理論,我的哲學有了實際用處。」 

  古典經濟學家和市場參與者長期堅持說,市場總是正確的,但索羅斯認為根本不是這樣,市場始終只是不完美地反映經濟活動。索羅斯也根據過去的一 個觀念,斷定自己以前探索人類經驗時所指出的動力,也會表現在股價上,就像他後來在《金融煉金術》(TheAlchemyofFinance)一書中所解 釋的一樣,「股價並非只是被動地反映,而是決定股價與公司前途過程中的主動因素。」

  總而言之,這些從索羅斯過去思想中引用的因素,形成了他對盛衰循環反射性分析的基礎。索羅斯寫出一些名言,例如:「市場總是偏向一邊或另一邊」和「市場可以影響市場所預期的世界」。他從其中分析出三個環環相扣的變量。 

  第一個是基本趨勢。基本趨勢就是影響或造成股價變動的趨勢,這種變動可能被投資人看出來,也可能在沒有人察覺的情況下運作。第二個因素是主要 偏差,主要偏差表現在股價的漲跌上。第三個因素是股價本身。索羅斯指出,股價由另外兩個因素決定,但是同時也會影響基本趨勢與主要偏差。

  三個因素處在彼此動態摩擦的狀況下,互動時會不斷地改變價值。在某些情況下,彼此可以互相增強,先向一個方向強力波動,然後再向另一個方向波動,這就是他所說的盛衰形態。能夠快速辨認出這種形態的人,就會有絕佳的機會。 

  8

  索羅斯的思想越來越複雜,而且具有原創性

  這個理論並非總是很容易瞭解,有時候,這個理論似乎簡單而明白,就像泡沫最後會破裂的說法一樣,平凡無奇;有時候卻又難以理解,互相矛盾。

 

索羅斯在《金融煉金術》這本書中,承認很多投資人長久以來就瞭解盛衰循環。但是從幾乎可以自我證明的觀察中,索羅斯的思想越來越複雜,而且具有原 創性。就像他指出,很多高明的投資人受到既有的錯誤觀念誤導,認為股價只是反映若干基本現實,本身不是主動的因素;股價是歷史程序中的反應和刺激,投資人 忽略這一點,會錯失有價值的信號,反應遠比他慢,這就是他掌握優勢的地方。 

  他在60年代的集團企業熱潮中,第一次大規模把理論有系統地運用在實務上,讓他能夠在熱潮上升和消退時都賺錢。後來他解釋說,興盛時期開始 後,很多公司知道如何透過並購創造每股盈餘增長。他斷定這種基本趨勢已經開始,因為很多高科技國防承包商知道,他們靠冷戰時期國防預算大增而刺激的驚人增 長率,不可能永遠維持下去,於是就靠著並購其他公司,作為避險手段。

  這種方式的擴張促成了高增長和盈餘增長,出乎大家預料,於是更多公司跟進,採用這種手段。市場反應熱烈,讓推動並購的公司股價上漲,每股盈餘 也到了失衡的地步,這樣就變成了流行偏見。流行偏見受基本趨勢強化,這兩種因素又刺激集團企業股價上漲,進一步推升了偏見和趨勢。 

  大廠商並購比較差的公司,導致每股盈餘增長時,大家就學習這種行為,導致若干差勁的公司也追求併購。新會計技巧的發展以及基金經理人推波助瀾,使這種流行偏見進一步加強。

  對索羅斯來說,這些都不足為奇,他寫道:「世界照著我描寫的程序發展,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這種熱潮的基礎是錯誤的觀念。為了維持動力,並購規模越來越大,到達極限後就會結束。最後,這種程序會逆轉,每股盈餘主導股價的力量逐漸消失,集團企業的繁榮就走向衰退之途。」 

  在很多年後解釋這個事實並不困難,在財務上也不會獲利,但是索羅斯當時就看出這一點。他評估相關股票的走勢圖時,看出線型多麼類似他自己的基本模式。他很早就看出當時的發展和未來的走勢,因此利用機會在並購熱潮發展到高峰時,放空已經到達頂點的股票,獲得豐碩的利潤。

 

憤怒的索羅斯

 

喬治&S226;索羅斯(George Soros)沒有私人飛機,沒有加勒比海的小島,沒有豪華遊艇,沒有西部農場,也沒有收藏 18 世紀前歐洲大畫家的作品。每當索羅斯到布達佩斯旅遊時──索羅斯出生於布達佩斯,納粹佔領此地後,他僥倖逃生──便下榻於一家舊式旅店,這家旅店恰好坐落 在一個風景秀麗的公園裡,而這裡正適合他疾走鍛煉。索羅斯通常都是獨自旅行,因為當他在自己建立起的國際慈善王國中遊歷時,他的妻子更願意待在美國的家 裡。在歐洲,每當他走上講台,台下觀眾高高舉起的便攜式照相機的閃光燈就在他身體周圍形成了一圈耀眼的光環。然而一旦走下講台,他也會像普通人一樣,略帶 失落地站在吧台前排隊等候他的堪培利開胃酒(Campari)。索羅斯生性少言寡語,而濃重的中歐口音使他有時更加不愛說話。他在公眾場合通常顯得形單影 隻,甚至可以說是孤獨,他是一個喜歡獨處的人,但他卻發現自己生活在眾目睽睽之下。

 

他的氣質與他擁有的影響力毫不相稱。喬治&S226;索羅斯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投資家之一。即便是現在,儘管他除了自己的資金以外幾乎不 管理其他任何資金,但是只要他在有線電視上現身十分鐘,就足以撼動市場。中傷者指控他動搖了世界貨幣的穩定,是破壞國家經濟的罪魁禍首。在法國,他因為進 行 內部交易而被判有罪,而他正在為此上訴。然而,索羅斯因人道主義活動而獲得的嘉獎卻又數不勝數。

 

索羅斯一直都是位走極端的人物,而且在未來的幾個月中他肯定還會變得更極端,尤其是在美國,索羅斯在當地從未像在歐洲那樣獲得過圖騰崇拜式的禮 遇。年屆 73 歲的索羅斯找到了新的追求目標:他把自己重塑為一個鬥志昂揚、憤怒已極的黨派批評家,而他攻擊的對象則是布什政府和美國的政策。索羅斯演講的足跡遍及世界 各地,從西雅圖的市政廳、巴爾的摩的國際關係學院,到在雅典召開的世界經濟論壇,席間索羅斯大聲疾呼:美國 如今正身陷一場危機之中。他認為,無論是在美國本土還是其以外的地方,美國政府都在以犧牲開放和民主為代價,搜尋著一些「看不見的敵人」。索羅斯一直都在 悉心觀察國際政治舞台,而且交遊甚廣,交往的對象包括聯合國秘書長科菲 安南,巴西總統盧茲&S226;盧拉&S226;席爾瓦,以及布 什總統的外交政策高級顧問保羅&S226;沃爾夫維茨,索羅斯用最直白、最激烈的言語批評布什總統。

 

「我經歷過德國人和蘇聯人的統治時期。」索羅斯和我在布達佩斯市瑪格麗特島的一個公園散步時這樣對我說。「但是當我聽到布什總統說,凡是不與我們 站在一起的人,統統都是我們的敵人時,我彷彿聽到警鐘在響。」 他把布什總統的演講稱作「奧威爾主義」(指為達到宣傳目的而篡改並歪曲事實──譯注),而且拿布什總統的國際民主觀──「只要你照著我說的做,你就能獲得 自由」

 

──與前蘇聯的「人民民主」論調相提並論。 為了給民主黨在幾個關鍵州的競選活動助威,索羅斯剛剛自行出資為民主黨捐獻了 1,000 萬美元,此舉使他一躍成為為明年總統大選捐款最多的個人之一。今年 9 月,索羅斯為佛蒙特州前任州長霍華德&S226;迪恩(Howard Dean)舉辦了一次籌款活動。多年來,索羅斯一直在撰寫有關國際經濟局勢的短文,他的論點比較溫和而且論證細緻,但是它們的影響力都很有限。如今他行將 出版一本完全不同的著作,書名叫做《美國霸權的幻想》(The Bubble of American Supremacy)。這本書將對那些被索羅斯看作是美國政策的狂妄自大之處進行毫無保留的抨擊。索羅斯告訴《財富》雜誌:「我已經發現,如果要想讓我關 心的問題有所改善的話,改變政府要遠比推動問題的解決有用得多。」簡而言之,他已經成了世界上最憤怒的億萬富翁。 委婉地說,索羅斯的這次聲討可以被稱作是「關於美國國際地位的思考」。但如果說的更明白一些,這就是一場反對布什政府的鬥爭。「我對這個國家所代表的一切 感到很滿意」,索羅斯說,「但是隨著布什政府當權,以及布什政府利用恐怖分子製造的『9 11′事件大肆發揮,我感到美國正領導世界朝著錯誤的方向發展, 對此我可不能視而不見,泰然處之。」

 

去年夏天,索羅斯在自己位於長島的宅邸中召開了一次秘密會議,與會的是民主黨的六位政治戰略專家。索羅斯希望聽取民主黨內部分最卓越的籌款人和咨 詢顧問的意見,以試圖找出辦法幫助他們打敗布什政府。民主黨希望斥資 7,500 萬美元,在 17 個州的競選戰場上掀起一場全民參與、爭取競選勝利的運動。2003 年 8 月,索羅斯同意帶領其他幾位主要捐款者參加這場運動。民主黨給這次運動起名為「團結美國」,而這次運動的總指揮則是民主黨最重要的籌款人史蒂夫 羅森塔爾 (Steve Rosenthal)和埃倫&S226;馬爾科姆(Ellen Malcolm)。索羅斯成為利用「軟資金」幫助民主黨參選的關鍵人物,民主黨人士希望這種「軟資金」可以成為關鍵手段之一,用以抗衡布什為 2004 年大選所進行的強大籌款活動,因為根據新的競選規則,民主黨的競選資金來源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與索羅斯討論政治問題的人,在談到與他的那些會面時表現得都很謹慎。政治顧問馬克&S226;施泰茨(Mark Steitz)說,索羅斯「介入此事的方式就如同一位商人進入一個全新的行業一樣。」羅森塔爾曾是美國勞聯-產聯(AFL-CIO)中負責政治籌資的權威 人物。他說,對索羅斯而言,「這類會晤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傾聽和領會。他也不是那種自認為對任何問題都應該評頭論足的人。」但是,當談論到競選策略時,如果 羅森塔爾願意聆聽,索羅斯會對他的總體綱略提出一些非常精確的見解。索羅斯認為,自「9 11」事件以來,布什政府對多邊主義所表現出的不屑態度已經使它 在海外信譽掃地。東歐地區的社會主義政權陷落後,索羅斯為建立東歐民主付出了巨大努 力,這點無人能及。如今,索羅斯宣揚的是「索羅斯主義」。根據他的主張,美國應該與聯合國以及其他多邊集團攜起手來,盡早以和平方式對那些面臨社會騷亂的 國家予以干預。索羅斯還制訂了自己的民主計劃。儘管索羅斯承認他不願把錢上繳給政府,但他卻極力擁躉徵收更高的累進稅,即對富人徵收高額稅率,其中包括申 報房地產遺產稅(如果實施該政策,就算索羅斯本人已經去世,他仍然要繳納數十億美元的稅款)。在對待赤字問題方面,索羅斯屬於鷹派人物,他認為布什政府的 赤字將遏制任何經濟復甦的步伐。索羅斯感到異常惱怒的是,他認為布什政府的許多行為都侵犯了公民的 自由權,他甚至把《愛國者法案》(Patriot Act)以及大部分在國內採取的大範圍的反恐��

應力派保健推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賽德克‧巴萊」非真正歷史 郭明正出書揭「真相」

作者: 江昭倫 | 中央廣播電台 – 2011年10月25日 下午1:36

導演魏德聖拍攝「賽德克‧巴萊」,讓外界重新對於霧社事件感到好奇,為了避免民眾以為電影就等同於史實,受邀擔任電影隨拍族語顧問的歷史學者郭明正特別執筆寫下「真相‧巴萊」一書,針對電影中的錯誤提出澄清與說明,盼還原真正的歷史。

當魏德聖提出邀請,希望本身是賽德克族人、同時也是參與霧社事件的馬赫波社族人後裔郭明正幫忙翻譯「賽德克‧巴萊」劇本中的賽德克語對白,並擔任電影隨拍族語顧問時,郭明正剛開始是抗拒的,因為他發現劇本裡有許多情節悖離史實真相,例如小孩子不能黔面莫那魯道並未參與人止關之役,也未捲入姐妹原事件等等,這些卻要搬上大螢幕,讓他無法接受。

後來郭明正的太太提醒他「電影是電影,歷史是歷史」,加上不希望第一部以賽德克族人為題材的電影卻沒有賽德克族人提出看法,他才同意接下任務,但他 也知道未來一定會受到很多批評,也只能選擇承擔。郭明正說:『(原音)當我接受(擔任)劇本翻譯的時候,我就已經踩在地雷上,我很清楚,可是我願意承 擔!』

電影上映後,雖然票房大賣,但郭明正憂慮的事情果然發生了。他發現很多人誤以為「賽德克‧巴萊」就是「霧社事件」的真相,因此郭明正決定執筆完成「真相‧巴萊」一書,針對電影中不符合歷史的橋段提出說明,希望趁著電影熱潮,提供外界正確的認知。他說:『(原音)我沒想到的是,幾乎從國小小朋友一直到我們部落老年人會認為這是歷史,這是我比較擔心的地方;不過我覺得,假設他們還有看過這本書的話,我覺得讓他們藉由「賽德克‧巴萊」霧社事件為題材的這個電影,重新認識霧社事件,重新認識台灣的原住民,重新認識台灣的歷史,這是蠻好的。』

回顧參與電影的拍攝過程,郭明正的心情很複雜。他說,好幾次在片場聽到演員用賽德克語說對白時,感覺就像回到當年霧社事件現場,讓他很激動,忍不住 落淚;不過他也開玩笑的說,有時候站在旁觀者的立場,他也會覺得很有趣,為什麼電影明明是假的東西,大家還是願意這麼辛苦、拍得這麼開心,讓他很難理解。



賽德克超震撼 美媒讚魏導才華

更新日期:2011/09/06 11:29

(中央社記者吳協昌洛杉磯5日專電)「賽德克.巴萊」旋風席捲全台,美國「好萊塢日報」也刊登專文介紹,盛讚導演魏德聖與演員的才華洋溢,尤其對賽德克婦女集體自縊的片段,更令人印象深刻。

好萊塢日報(The Hollywood Reporter)網站,以「台灣傳奇片述說原住民在1930年代日據時期,幾乎遭日本殖民者屠殺殆盡的真實故事」為題,撰文介紹「賽德克.巴萊」。

這篇文章是以在威尼斯影展上映的兩個半小時版「賽德克.巴萊」為評,文中一開始就強調,在觀看這部台灣鉅片時,會非常震撼。

文章指出,「賽德克.巴萊」講述1930年代台灣為日本殖民地,日軍幾乎將原住民屠殺殆盡的真實故事。而原住民在莫那魯道領導下反叛,劇中有一連串嚴厲的徒手戰鬥情景。

此外,文章也提到,雖然全劇幾乎充滿了屠殺的場景,劇中最能呈現導演魏德聖理念的一幕,卻是較安靜的:當賽德克族女人為了不成為丈夫戰士們的負擔,集體自縊,而日本與賽德克人聯姻家庭的死亡,也令人動容。

文章提到,全劇取景於如阿凡達般令人著迷的奇萊山雨林美景,有瀑布、彩虹、小徑、巨木等;同時還有不少令人眼睛一亮的精彩演出,例如扮演中年莫那魯道的林慶台以及扮演少年戰士的林源傑,而演員們的刺青、服飾與歌舞等,也都忠實地呈現歷史。1000905

(圖為「賽德克.巴萊」看板,中央社檔案照片)


《賽德克‧巴萊》紅火 大陸喝倒彩

更新日期:2011/09/06 05:30 林克倫/台北報導

在台灣面紙不夠拭淚的《賽德克.巴萊》電影,在大陸卻遇不到知音。綜觀陸媒報導,不僅外國影評評價低,大陸影評還評論該片戰爭戲太密集,文戲偏弱;真令人搞不清這些評論是「政治正確」,還是不懂魏導的「瞭解、和解、解構」深意。

較之台灣的唱和聲,陸媒對此片評價幾乎一面倒。上海《青年報》 稱,威尼斯各界媒體記者對此「華語電影」給出低分。報導引《殺戮》電影對比,批評導演鏡頭中,在表現支撐部落居民精神力量上,卻最輕描淡寫,能促使臥薪嚐 膽卅年之久,最終得以殊死一搏求得靈魂平靜歸去的精神力量,並「不僅僅是兩條彩虹就能解決,何況電影裡這兩條彩虹的出現還是如此粗糙不堪。」

港媒「鳳凰網」則在影評提到,大量殺戮場面與對日本人的過度仇視,使《賽》片陷入民族主義,淪為庸常之作。另如《新聞晨報》標題是「賽德克巴萊遭冷場,嗜殺不能成就一部史詩片。」《新浪》娛樂網標題是,「華而不實的偽史詩片。」《青年報》標題則為「賽德克.巴萊大倒熱灶。」

大陸網友雖未見《賽》片,評論倒不少。「天涯」論壇發了篇文章,標題聳動:「台灣土著們別鬧了,看看大陸對《賽德克.巴萊》的真實評價」。文章說,「一部電影鬧成這樣,上次楊淑君也是一樣,台灣人的這種行為真令人討厭!」問題是《賽德克》都還未正式上映,怎大家好像全是魏導,對劇情一目了然。


「賽德克巴萊」未上映先經歷影評三溫暖

更新日期:2011/09/06 21:25

「不要帶著武裝的心態來看這部片」,魏德聖一語道破兩岸觀影角度的大不同,對文化的不了解,以及看待電影的態度的歧異,使「賽德克巴萊」正式上映之前先經歷了一場影評三溫暖。(翁千惠報導)

史詩電影「賽德克巴萊」賺足台灣眼淚卻換來大陸的批評口水,撇開政治的恩怨情仇,觀察網路筆戰不難發現兩岸觀影角度大不同,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僅很難產生共鳴,甚至還會造成意念傳達的誤解,影評人李光爵說,

『有蠻多是不了解原住民的文化所產生的誤解,這不就是歷史嗎?歷史就是我不了解你、我誤會你,但我還要批評你,所以就造成一連串的誤會,活生生的歷史就在「賽德克巴萊」上映前後會發生,果然它就發生了。』

李光爵表示和大陸較尖銳及批評的角度相比,台灣媒體及網友相對較溫和,通常以找尋娛樂的態度及重新了解、認識歷史為觀賞影片的起點,對岸經歷過文革背景所孕育出來的嚴格眼光很難放開心胸看待影片內容,甚至是歷史。


屠村殺26婦孺「莫那魯道不是英雄」 泰雅耆老控賽德克族勾結日本

更新日期:2011/09/12 06:30 蘋果日報

賽德克.巴萊效應

【郭睿誠、李陳信得、陳方瑩╱連線報導】電影《賽德克.巴萊》熱映,片中被塑造成抗日英雄的賽德克族頭目莫那.魯道,在台中和平區泰雅族原住民眼中,卻不見得是英雄。因為霧社事件發生前一年,當地泰雅族部落曾遭莫那.魯道率族人及日本人進村屠殺,共二十六名老弱婦孺遇害。當年逃過一劫、如今年逾八十歲的泰雅族耆老蘇樣.瓦浪,以母語忿忿地說:「莫那.魯道不是英雄,當年他幾乎滅了我們的村,很不應該!」

原 民會前主委、賽德克民族議會召集人瓦歷斯.貝林坦承,「確實有這起殺人事件!」他指出,日本人對原住民採「以番制番」,攻下哪個族群就可狩獵,逼族人征服 較深山的部落。一九○三年布農族曾攻打賽德克族,造成百餘人死,而莫那.魯道打台中和平山區泰雅族,也是日人施小惠,讓原住民為其賣命屠殺同胞。

《蘋 果》前進台中和平區泰雅族部落,找到八十多歲的耆老蘇樣.瓦浪,他說:「小時候聽父親描述,當年台灣很多部落都受日本統治,但我們居住的烏來歷馬部落(現 台中青山發電廠附近)不願歸順。有一次部落裡壯漢外出打獵,僅剩老弱婦孺,沒想到莫那.魯道從南投帶族人及日本人偷襲,殺害二十六人。」

再來犯遭槍傷留疤

蘇 樣.瓦浪回憶,當年他僅五、六歲,被母親送到樹林內,幸運躲過一劫,後來外出狩獵的族人返回時,村內已是屍橫遍野,僅十多人存活。沒多久族人得知莫那.魯 道將再來犯,派六名壯漢在白姑大山守候,雙方在山區爆發衝突,因當地易守難攻,莫那.魯道雖帶了一百多人仍久攻不下,其中五名來犯者人頭被割下,莫那.魯 道還被子彈擦過右眼下方,留下傷痕。蘇樣.瓦浪指出,當時族人還對莫那.魯道嗆聲:「你應去殺日本人,不是殺自己人。」

「常帶日人打他族」

這戰役被族人稱為「青山事件」。對此,瓦歷斯.貝林則說,莫那.魯道在「青山事件」是否遭槍傷頭部,史料未記載,無法可考。

七十七歲泰雅族耆老拉娃.北湳的父親也曾參與此戰役,她說常聽父親講這些事,覺得莫那.魯道很不應該,「但畢竟當時受日本統治,或許有不得已的苦衷。」青山事件不到一年,就傳出霧社事件,蘇樣.瓦浪的兒子不拉斯.蘇樣指出,這些事情如果沒傳承下去,可能會漸漸失傳。

《賽》 片顧問郭明正說,代表莫那.魯道家族對外發言的露比.馬紅,是莫那.魯道女兒的養女,今年七十一歲的她說,小時候沒聽過這件事。台灣大學人類系助理教授王 梅霞指出,文獻對所謂「青山事件」沒過多著墨,口傳歷史,失真率較高。一位不願具名的學者則說:「早年莫那.魯道常帶日本人攻打其他族,沿中央山脈北打到 南、高海拔打到低海拔,很多老一輩泰雅族人都知道這段往事。」

「為了生存受操弄」

《賽》片歷史 顧問邱若龍證實,「早年莫那.魯道的確有帶人去攻打其他部落。」電影或許把他描述得像正義使者,但畢竟是電影手法,當時時空環境下,原住民為生存會受日本 操弄攻擊其他族群,但他認為電影鎖定霧社事件,至少在那個時間點,莫那.魯道是英雄,如果電影能讓更多人關注原住民歷史,就達到意義了。


你所不知 莫那魯道死後遭日軍曝屍

2011年09月10日08:40 蘋果即時

電影《賽德克‧巴萊》中的主角莫那魯道,英勇率族人抗日,他和2個兒子壯烈犧牲,電影真實呈現了莫那魯 道的勇氣,卻鮮少人知道他死後43年才歸葬霧社的故事。據《聯合報》報導,莫那魯道死後被日軍曝屍,成為人骨標本,台灣光復後,才在已故的台大教授周顏義 奔走努力下,讓莫那魯道遺骨在1973年回歸故鄉霧社。

莫那魯道的孫女魯比馬哈說,母親當年在山林中上吊獲救,立志找回祖父莫那魯道的遺骸,但日軍讓她指認身分卻不讓她領回骸骨,讓母親抱憾痛苦終生,晚年還常莫名大哭。

林慶台飾演的中年莫那魯道,眼神沉穩深藏睿智。



不看賽片不愛台?網友拒看抵制怪氛圍

更新日期:2011/09/13 04:11

自由時報記者陳怡靜/台北報導〕電影「賽德克.巴萊」上映三天半、票房就破億,搶看國片幾成全民運動,但也有人想刻意抵制這種社會氛圍。趨勢觀察家朱學恒認為:「就像股票跌深反彈、是個『過渡期』,但希望未來國片正常化,不管看國片或外片都是商業行為,才能真正走向國際。」

影評人出國 帶海報宣揚

「賽德克.巴萊」引爆各界與網路討論,拍戲場景、原著漫畫、導演書跟著熱門。影評人「膝關節」即使出遊西班牙也帶著該片海報,四處請外國朋友拿著海報拍照、讓更多外國朋友可看到。

有網友則將海報惡搞成「賽德萌.巴萊」,主角莫那魯道比出可愛的「YA」,文案變成「如果文明是要我們別裝可愛,那我就讓你們看見啾咪的驕傲。」

揪團看片 有網友反胃

號 召反媒體置入性行銷的前媒體記者黃哲斌,則在Facebook發文,宣告「絕對不看」。他指出:「看著訊息流一串串一蹦蹦揪人去看『賽德克.巴萊』,忽然 覺得反胃。」他說:「無論什麼原因,一名消費者出於自由意志,公開拒絕消費一部商業電影(尤其是拿了很多納稅人資源的商業電影),竟若受到奇怪的質疑責 難,這正是我想指出的不舒服現象,與其說我想抵制或逃離『賽』片,不如說我想抵制或逃離這種社會氛圍。」另有網友說:「好像不去看『賽』片就是不支持國 片,不愛台灣,太奇怪了。」

朱學恒盼國片正常化

奇幻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朱學恒分析,一部電影如果沒有不同意見,那代表討論沒那麼熱。

今年夏天狂燒國片熱,從「翻滾吧!阿信」、「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到「賽德克.巴萊」全都大賣。朱學恒認為,國片將漸漸走向正常化,「看電影可以只是娛樂,想看就看、不想看就別看。」

朱學恒也觀察,國片正經歷過渡期,「導演、製作團隊和觀眾間的互信重新被建立」,網路則扮演擴散口碑、傳遞討論的角色。






------------------------------------------

http://chienyuchia.pixnet.net/blog/post/35676941#trackback


霧社事件與911事件

.

最近看了熱門的國片賽德克巴萊,這場81年前台灣島上的衝突,以前只是課本短暫帶過的歷史,現在經過一些文史工作者的努力,在我們眼前所呈現的歷史,真實而殘酷。

正好在911事件10周年紀念的時候,國際新聞的焦點都集中在10年前美國所遭遇到的恐怖攻擊,當年雖然不是親身經歷,但透過媒體的報導,那種震撼還是令人恐懼。

.

其實,歷史是一直在重複的,只是規模大小,或是歷史人物不一樣,他們所表達的一樣是文化的衝突。

這兩件事情,如果用同樣的角度,一件事的抗日活動,另一件就是的抗美活動

當年日本人為了取得資源,侵入原住民的傳統領域,想辦法控制原住民;而歐美各國為了取得中東、非洲的資源,利用經濟上的優勢,利用武力或經濟力量想控制當地。

這不就是一種文化侵略其他文化嗎?

然而受到強勢的文化侵略,弱勢的文化想反擊時,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殺戮"因為殺戮是最原始的生存技能,不需要比較文化的差異,肉弱強食,自然界不變的定律。

當人左臉被打時,除了上帝,不會有人會再獻上右臉的,更何況是臉被咬的時候。

受到反擊,強勢者當然不可能默不作聲,接下來就是一系列的壓制與殲滅行動。

就像日本派遣大軍鎮壓,美軍在中東投入了大量的軍隊;日本花了50天來殲滅6個部落,美軍在回教世界花了將近10年找到了賓拉登;日軍死傷數十人,美軍至今死了三、四千人,而戰爭還沒結束

.

比起賽德克族在霧社小學校對日本人的屠殺,911那種無差別自殺攻擊的方式,確實令人髮指。

但這兩件事情不都是文化的衝突所導致兩敗俱傷的結果嗎? 

.

電影很精彩,但是不是離開電影院就只記得很好看;文化之間的衝突,如果無法和平的解決,將導致的是永無止境的仇視與殺戮。

加減2011.09.12


-------------------------------------------------

網路kuso

「真正的農夫可以輸掉身體,但一定要贏回農地!」謝銘鍵仿《賽德克.巴萊》成了《炒地皮.賣來》,展現源源不絕的kuso功力。(記者花孟璟翻攝)
種稻的農夫以電影《賽德克.巴萊》搞創意,種田最怕病蟲害?所以電影海報就叫《病蟲害賣來》,男主角謝銘鍵臉上還有太魯閣族紋面!贊助廠商則是「老天爺」。(記者花孟璟翻攝)
自比為「全台灣最白目的開朗農夫」,玉里鎮卅歲農夫謝銘鍵種田不只耍酷,還以創意賣米!(記者花孟璟攝)
農村外流嚴重,謝銘鍵自創《年輕人.回來》電影海報,把《賽德克.巴萊》的台詞改成了「如果工業要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就讓你們看到農業的驕傲」!(記者花孟璟翻攝)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如果工業要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就讓你們看到農業的驕傲!」 電影《賽德克.巴萊》首部曲熱烈上映,在花蓮玉里鎮鄉下種稻的「白目農夫」謝銘鍵搶搭熱潮,也想開拍「農村版賽德克.巴萊」搞笑影片,名為《炒地皮.賣 來》,還設計了一堆電影海報,連「想吃米.快來」的包裝貼紙都印了兩百張,貼在個人部落格上,立刻吸引不少網友電話訂購。

謝銘鍵卻說,「想吃米.快來」的包裝貼紙只是印好玩的,沒有對外販售,令粉絲們有些失望。

自喻自己是「全台灣最白目的開朗農夫」,30歲的謝銘鍵8年前承繼父親的稻田,成了玉里鎮少見的年輕農民,別的農夫稻米收成都交給碾米廠、米商或繳公糧,他的米卻走小包裝米禮盒路線,靠著寫部落格、拍搞笑影片,以自己名字諧音行銷「劍劍好米」一炮而紅。

最近電影《賽德克.巴萊》上映,謝銘鍵說,幾天前難得下雨,突然想起部落格很久沒更新了,一邊看著電影預告片,他突然跳起來,要姊姊幫他拍照,兩人衝到田邊,謝銘鍵拿起鋤頭,隨手挖出田裡的泥巴在額頭、下巴塗了兩道,仿照賽德克人的「紋面」效果,拍了好幾張照。

三部曲 比「賽」片還多一集

謝銘鍵說,希望拍農村版本的賽德克.巴萊,所以他想了好幾組片名,還設計海報,海報的背景就是玉里的田間景色,從《病蟲害.賣來》、《年輕人.回 來》,還有《炒地皮.賣來》,謝銘鍵還改編了《賽德克.巴萊》台詞,成為:「如果工業要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就讓你們看到農業的驕傲!」




有一種真男人叫賽德克巴萊,有一種奧客叫「賽拎娘賣來」!更有一種便秘的人叫.....[賽迪芭鬥萊]
令男人聞之變色的...."這個月沒來"













應力派保健推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 陸婚姻法規定,夫妻兩人結婚,財產即共有,目的在保障較弱勢的女方,不論婚姻存續期間或離婚,男方若要賣房一定得女方簽字才成;但隨著大陸離婚率愈來愈 高,加上部分一方心懷不軌,造成許多怨偶離婚時大打房產官司。大陸最近新修訂婚姻法,夫妻財產不再共有,對一心想嫁入豪門獲得巨富的女子不啻當頭棒喝。

大陸婚姻法最新修訂,不論婚前、婚後,以個人名義購置房產,離婚後都歸個人所有。婚姻關係不再是「有家可歸」代名詞。

但新法才剛出爐,各種意見就塞爆微博;僅僅三天,近十八萬條「帖子」幾乎炸裂討論區。有網友說:「新解釋(修訂)告訴我們,不要企圖用嫁人改變命運。」還有人直言:「嫁富二代已沒有任何保障,快去找潛力股吧。」

八○年代,大陸婚姻法明定夫妻財產共有,且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二○○○年起,在夫妻共有財產外,另定「個人財產」項目;再到日前公布的新解釋,夫妻財產基本已「涇渭分明」。

新修訂要點為:結婚前貸款買房,離婚後配偶沒份;結婚後一方父母為子女買房,離婚後配偶無權過問;刪除婚外同居補償條款,此條被視為防小三條款,同居後的小三無法要求金錢補償。

離婚後一方「獲益匪淺」過去經常可見,例如桌球好手馬琳前妻張寧益,最引人熱議。在經過六次審理後,長達兩年的離婚官司才告終;馬琳最後付出的代價是一棟價值八百萬(台幣三千六百萬)的別墅,與數百萬元人民幣存款。

過去大陸夫妻財產以「共有概念」為基礎,離婚分財產就像商業談判,非得爭到心滿意足;這也說明近年越來越多台灣女星,選擇遠嫁大陸豪門,因為夫家財產動輒上億,離婚未必是悲劇。

長期關注社會議題的資深媒體人常遠指出,婚姻法新解釋反映了大陸近年來逐漸猖獗的「婚姻詐騙」問題;許多人預謀結婚,藉機要車要房,婚後再挑起紛爭,騙到東西就離婚一走了之。

除減少婚姻糾紛外,新解釋也透露出傳統家庭觀念已經式微。

根據大陸最高人民法院統計,僅過去一年,就受理了一百十六萬件離婚案。大陸離婚潮湧現,伴隨個人意識抬頭,中國人傳統的家庭觀、婚姻觀、擇偶觀也悄悄產生變化。

在「真心難尋」社會氛圍下,大陸「紅娘節目」越來越火。尤其周末黃金時段,至少三檔節目公開「招親」;但南開大學陳姓同學在微博上直言,相親節目只不過是綜藝節目,「是真是假都沒人在乎」。

【2011/08/15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陸婚姻法修訂:嫁富二代分手 啥都分不到 | 陸港傳真 | 兩岸台商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6526607.shtml#ixzz1V59CNOTK
Power By udn.com

應力派保健推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stnn.cc:82/gate/big5/history.stnn.cc/reveal/200912/t20091228_1241288.html


  核心提要:到1987年年底,有關專家已經肯定地說:再過一兩年時間,台灣就能造出原子彈!

  《紐約時報》記者蒂姆.韋納在早前出版的一部700頁的《灰燼的遺產:中情局歷史》的書中說到,在中情局數不清方失敗和失誤歷史中,有一項行動卻是“大功告成”,連中情局老特工兼老外交官李潔明亦擊節嘆賞,這就是中情局成功收買台灣科學家張憲義,阻止了台灣試圖發展核武的秘密計劃,並改變了兩岸的軍事生態。

 

  “張憲義事件”是台灣軍史上的一件特大事件,其影響不僅在“國防”上和兩岸軍力平衡上,更在於政治上和心理上。張憲義一個人廢掉了台灣的武功,使台灣嚴重內傷。

 

摘自:《看世界》

  張的逃跑令蔣經國心臟病突發身亡

  張憲義于l963年至1967年就讀陸軍理工學院(後改名中正理工學院),畢業後任職中山科學院籌備處。1969年赴美留學,獲田納西大學核工程博士,1976年返臺,加入中科院核能研究所核能工程組,1984年升任上校副所長。

  美國很早就懷疑台灣秘密研究核武,蔣介石父子雖然在公開場合“嚴正”表明台灣絕不發展核武,但實際上卻秘密研究.向海外(如南非)買核燃料。中情局駐臺特工的最主要任務之一即監視台灣秘密研發核武。美國政府曾多次向台北抱怨聽到台灣研發核武的風聲,台灣當局皆矢口否認,而美方又提不出證據。

  1988年1月12日,張憲義舉家逃往美國,他把掌握的台灣研製核武器的內幕和盤托出,並稱當局準備在射程為1000公里的“天弓”導彈上安裝核彈頭。隨後,張憲義在美國國會秘密聽證會上作證。

  時任台灣的“參謀總長” 郝柏村聽說張逃跑後,急令駐美官員低調處理此事,他在《八年參謀總長日記》1988年1月17日條目上寫道:“核能研究所副所長張憲義全家叛逃美國,必然 為CIA所運用,將和盤托出核研所繼續研究的動態。保有核彈發展能力,但不製造核武器為我國政策,今日指示葉昌桐(曾任台灣“海軍總司令”,編者注)以對 國家傷害最小方式處理。”

  被張憲義揭開的台灣研製核武內幕,不僅震驚了美國總統裏根,也讓國際社會一片譁然。大陸對此作出了強烈反應,而美國也以取消對臺“軍事保護”作為威脅,逼迫台灣當局立即終止其核武計劃。

  美國“在臺協會”主席丁大衛親自登門,攜來“毫無談判余地的協議書”,要求台灣徹底拆除與發展核武有 關的設施。而裏根指示丁大衛,必須在一週內讓台灣簽字,“不然你不必回來”。1月20日,郝柏村在日記中寫道:“丁大衛下午來見,單獨與余談話,丁氏轉達 美國強烈要求,核能研究所須徹底拆除與核彈發展有關設施,核反應爐(TRR)須提取重水不得再開爐……”郝柏村的憤怒之情也傾瀉在日記上:“張憲義叛亂顯 然為美中央情報局所導的非法行為,實為國恥”。

www.stnn.cc


  1988年1月18日美國強行拆除台灣價值18.5億美元的重水反應堆,下令停運送往台灣的所有重水,同時搬回台灣核反應爐裏的重水,清點核燃料棒數量並全部裝船運走。至此,臺當局“最接近成功”的核武計劃破產,而且台灣在理論上喪失了自行研發核武器的能力。

  “張憲義事件”對於臺當局以及蔣經國本人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據稱,1988年1月13日,也就是蔣經國在獲知此事後的當日,心臟病突發死亡。

  美國一直不肯公開中情局招募內情

  張憲義在何時何地被中情局吸收,有兩種說法,一是就讀中正理工學院時,二是在田納西大學留學時。據韋納在書中透露說,張憲義1988年逃亡美國之前,已為中情局當了近20年的秘密特工。

  20世紀70年代,張憲義還是一名級別很低的軍校學員時,就被美國中央情報局看中並與他秘密接觸。中央情報局給予張憲義非常優厚的待遇,在美國 和西歐一些國家的銀行中,中情局相繼為張憲義開設了戶頭,定期給他匯入數目可觀的酬金。張憲義畢業後,幾經輾轉,在美國人的暗中幫助下,終於進入了核能研 究所。

  1985年起,中情局授意張憲義大量複印有關台灣核武器研究的相關資料、文件和各種圖表等。到1987年年底,有關專家已經肯定地說:再過一兩年時間,台灣就能造出原子彈!

  韋納新書中有關張憲義部分,全都是李潔明(前美國駐華大使,中情局出身,編者注)告訴他的,李潔明也是極少數知道張憲義以中情局秘密特工身份埋伏中科院的美國人士之一。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中情局在台灣一直很活躍,李潔明做過站長。


  中情局不久前解密數萬頁密檔,但未包括張憲義數據,未來亦不太可能全解密,因為“地下間諜”一直是中情局最機密的業務之一。曾經花費許多心力要 求美國政府解除機密檔案,讓不少台灣研發核武資料曝光的美國國家安全檔案室研究員柏爾表示,他們也曾嘗試要求美國政府將這段歷史解密,不過美國政府至今仍 以機密性過高,拒絕對外公佈。

  張憲義一家目前定居在美國愛達荷州,對於媒體詢問這段歷史仍三緘其口。但是,兩年多前張憲義曾因父親健康狀況不佳,興起過返臺探親的念頭。張憲 義還曾經考慮接受《紐約時報》記者專訪,但是都在妻子和美國相關單位勸阻下打消了念頭。L998年蔣經國去世10週年前夕,張憲義曾寫信表示,台灣停止研 發核武,乃美臺雙贏的結果。

  無論張憲義當年出走的動機是什麼,美國因此獲得大量台灣核武研發資料是事實,一位當年參與中科院核武研發計劃的骨幹人士形容,他們當時是流著眼淚看著美國強迫台灣無條件接受拆除相關設施,接受美國核查,心中的屈辱和沉痛是筆墨難以形容的。




廚房自製反應爐 瑞典男遭逮捕

更新日期:2011/08/04 20:42

(中央社斯德哥爾摩3日綜合外電報導)瑞典一名男子試圖在自家廚房分裂原子後遭到逮捕,他今天說,他只因為興趣才做這件事。

韓德爾(Richard Handl)告訴美聯社,在警察現身並以未經許可擁有核子材料的罪名逮捕他時,他的瑞典南部公寓內有放射性元素鐳、鋂與鈾。

31歲的韓德爾說,他試了好幾個月,在家中設置核子反應爐,並經營部落格記錄實驗過程,描述如何在爐內創造小型核心熔毀。

他後來才知道可能違法,向瑞典輻射防護局(Sweden's Radiation Authority)詢問,結果當局派來警察。

韓德爾說:「我一直都對物理與化學有興趣。」他又說,他只是想「知道,有沒有可能在家分裂原子」。

警察是在7月底突擊,但警方不願發表評論。如果被定罪,韓德爾可能面臨罰款或高達兩年的徒刑。

雖然他說,警方沒有在他公寓內偵測到達到危險程度的輻射物質,但他現在承認這個計畫不是個好主意。

他說:「從現在開始,我只會研究理論。」(譯者:中央社張曉雯)1000804


應力派保健推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茉莉花革命看新一波的民主化浪潮

更新日期:2011/06/17 00:17 新國際編輯部

林深靖:今天的主題是「從茉莉花革命看新一波民主浪潮」,這把革命之火在很多國家持續延燒。我們底下要討論的方向是:為何在此時發生這波民主浪潮?革命爆發的背景是什麼?未來可能如何發展?今天很高興能邀請諸位先進前來參與討論,尤其難得的是邀請到在敘利亞居住多年的林楠松先生。是否先請林先生為我們介紹一下利比亞的現況。

阿拉伯國家將持續動盪

林楠松:我先把個人經歷介紹一下。我父親是黃埔軍校16期,他的最後一次戰役是在滇緬邊境。我在寮國出生、長大,1973年初中畢業後保送台灣的建國中學。1975年寮國淪陷,我們家在那邊沒有經濟能力,恰巧利比亞要給我這位伊斯蘭教徒就學獎勵金,我就在1976年從台灣前往利比亞。

此次北非民主浪潮從突尼西亞開 始,所以我先提一下該國的概況。突尼西亞從30幾年前就一直靠著觀光發展,班阿里執政後,透過他的親信與特權,以兩面手法對待外國人與本地人。我所見到的 是沒有言論自由的突尼西亞,整個國家就像是壓力鍋。這次突尼西亞會發生革命,是因為有一位大學畢業的年輕人找不到工作,跑去當攤販。年輕攤販被警察刁難侮 辱,求訴無門,最終引火自焚,這一砲打響之後,有如星火之源。

2011年2月18日,我從台灣回到利比亞,當時已經受到突尼 西亞影響展開大規模示威;利比亞政府一如往常企圖遮蓋事實,甚至干擾媒體。這次的革命跟媒體有很大關係;利比亞估計有6百萬人口,卻約莫約有150萬支衛 星天線,為的就是接收外界訊息。此外,利比亞的幾個反對派,包括利比亞駐印度大使都在第一時間跳出來反政府。這位大使代表了眾多利比亞人,因為他的行動與決定都要經過格達費家族批准──其實政府形同虛設,所有部任官職時都必須聽令格達費家族。

茉 莉花革命能夠快速擴展,都是因為高壓政策。其實這些國家的人民只想求溫飽──60%到70%的人民生存在貧窮線底下──顯然政府無法顧及所有人的生計,而 這批人也是這波浪潮最主要的推手。利比亞的伊斯蘭教反叛軍起因於不滿政府,攻佔警察局,帶走裡頭的槍械,沒帶走的則被民眾拿著上街頭。格達費說:「我要帶 著我的軍隊,踏遍每條街道每條巷弄每一間房子,挨家挨戶清理門戶。」到了2月23日,格達費不希望民眾接收或發送訊息,通訊開始困難。

整個茉莉花革命的延燒,沒有外界推論的他國陰謀論,純粹是大家不滿現狀,再經由媒體──特別是半島電視台──它告知其他頻道歡迎轉播它們的新聞。可以說半島電視台有意凸顯利比亞的問題。

有人觀察這次的革命後大肆攻擊歐巴馬,連他的對手馬侃都說歐巴馬出手太晚。但是,依我觀察,他是溫和派的;一直以來他不想動兵,因為伊拉克阿富汗早就把美國拖住。總的來說,這次茉莉花革命應該會波及許多地區。目前阿拉伯國家會持續動盪不安,不只是把領導人趕下台,部分國家可能繼續被分裂。

■逃離動亂的利比亞孩童落腳於突尼西亞的難民營。(圖文/路透)

利比亞在阿拉伯國家中的特性

丘延亮:你談到150萬支的衛星天線都是私人購買的嗎?

林楠松:是,其實許多阿拉伯國家都裝有衛星天線。媒體推動加上手機訊號加速革命的腳步。

林深靖:利比亞的媒體如此開放嗎?完全沒有管制衛星天線的安裝嗎?

林楠松:格達費沒有料到衛星天線會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否則一定禁止。

林 深靖:我先提出兩個問題。第一,相對於其他阿拉伯國家,利比亞是個比較部族化的社會,部落的矛盾和差異對這次的抗爭有什麼影響?其次,伊斯蘭教在利比亞有 點不同,相對於其他阿拉伯國家,利比亞比較不強調基本教義,宗教對社會的控制沒有那麼嚴苛,政教相對分離。您長期生活在利比亞,就您來看,利比亞的人民是 不是有比較高的自由度?婦女是否比較受尊重,擁有比較多的權利?

林楠松:依據殖民統治時期的劃分,利比亞可以分為三區:法國統治的費棧區(Fezzan)、英國統治鄰近埃及的席雷奈克區(Cyrenaique)、義大利統治的黎波里(Tripolitaine),這是比較早期的區分方式,現在也劃作3部分。利比亞東部的班加西長期反對格達費,格達費自然不給班加西人好臉色看。當然,格達費也會收買一些班加西人,一旦這些人被收買就與班加西脫離了,不會為當地爭取權益和福利。

現在東西部人因著通婚而增加往來的頻率。實際上,格達費嗆聲誰來管理東部都管不好,我覺得威脅的口氣大於事實,因為他往往會說這是部族因素,部族搞不定就發生內戰。

格達費是這麼算計的:利比亞幫歐洲把關,所以非法移民無法進入歐洲。在最後這段期間格達費修補與義大利和其他歐洲國家的關係,就是透過幫忙管制偷渡潮,所以,歐盟一開始希望格達費能維持政權,但抗爭爆發,格達費屠殺群眾,歐盟最終仍決定採取攻擊。

宗 教方面,利比亞是伊斯蘭教國家,利比亞有民法,但宗教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當地有三種法,一種是政府的民法,另一種是部落法,最後一種是宗教法。最主要的 仍是民法,脫離市區的地區則是部落法──以部落長老的決策為依歸。而在阿拉伯的文化裡面,婦女是需要保護的弱者,但婦女同時也是可買賣的商品。婦女在利比 亞的可以開車、上班,權利較其他伊斯蘭教國家的女性好:但是,男性不大接受已婚婦女保有工作。只不過,近年因經濟壓力提升,造成已婚婦女就業是可接受的現 象。

■一名民眾手持花朵,參加因西方聯軍空襲利比亞而罹難的往生者葬禮,圖攝於2011年3月20日。(圖文/路透)

經濟問題是否必然導致革命?

蔡建仁:我得到的消息指出,利比亞的生活水平不低,年平均所得達1萬2千美元, 而且財富分配相對平均,不像其他阿拉伯國家集中於少數個人或家族,而利比亞服務業不多,也就是所得當中,虛胖的成分比較少,可以推算出1萬2千元是貨真價 實的。如果我們無法掌握這一點,討論起來將是有土無根。根據我的理解,22個阿拉伯國家由於產油之故,都積累相當龐大的國家資產。

林楠松:其實只有一部分阿拉伯國家產油,利比亞是其中之一,雖然產量不是很高,而它的財富分配基本上還算好。這又使我們連想到,美國和歐盟沒有介入葉門和敘利亞的抗爭,除了這兩國家跟美國不是很親近,另一原因就在於他們沒有油源。

蔡 建仁:突尼西亞的起義或暴動的確是貧窮所致,但我認為利比亞不盡然如此。格達費在西方聯軍轟炸之下能夠支撐這麼久,這意味著部分利比亞人安於現狀,支持格 達費,致使茉莉花不一定開遍全利比亞境內。這是膠著狀態──有人支持,有人反對,不像其他國家是一呼百應。這讓利比亞在中東、北非國家形成特殊局面。

除了貧窮問題不明顯,另一點是,格達費自有一套想法。1969年他剛掌權,那時非洲所 謂的社會主義運動接近尾聲,而他上台後又接受部族法的存在,非常不討好西方,這也是何以歐美會拿格達費開刀的原因之一,否則首先上手術台的不該是他。另 外,利比亞在這22個阿拉伯國家裡較有特色,它企圖走人民民主路線,這一點可從它在1960年代採取不結盟政策及社會主義措施看出端倪。

丘 延亮:今天重要的是,中東的這些抗爭讓我們開始懷疑某些前提:經濟問題是否必然導致革命?這恐怕是左派的迷思。以社會學角度來講,並非生活不好受到壓迫才 會革命,剛好相反,往往是在經濟往上提升的時候!恐怕這件事重新檢視也不會有結論,整個阿拉伯世界發生的事情翻轉了我們的認知,因此需要架構另一個解讀的 體系,同時也不能以「特殊性」看待利比亞的革命。假如它是特殊的,為何如此快速散播到他國?

林楠松:22個阿拉伯國家享有許多共通性,但是也有不同處,以利比亞而言,它有農業。歸咎起來,茉莉花革命的延燒是因為兩點:第一,中東國家的專制政治,沒有表達空間,不然就是表達無效。第二,貧富差距過大,埃及開羅富豪聚集,但也有150萬的貧民戶住在墳場。

群眾示威還是內戰?

林 深靖:這一波阿拉伯世界的動盪,利比亞的是緊接在突尼西亞和埃及之後,大家習慣以骨牌效應並列思考,我想其中還是有些差異。主導1960年代利比亞政變, 推翻王朝統治的3位軍官都是納瑟主義者,格達費是其中之一,他當然也是納瑟的信徒。1969年革命成功,利比亞曾經跟埃及和敘利亞有過非洲整合的戰略構 想,後來因為沙達特掌權,倒向美國,整個構想化為烏有。格達費上台後把利比亞石油產業國有化,這跟納瑟(Gamal Abdel Nasser,1918-1970)把蘇彝士運河國有化的策略運作很雷同,而納瑟也是軍官出身的。

利比亞在冷戰時期跟突尼西 亞和埃及的發展有很大不同。埃及的穆巴拉克和突尼西亞的班阿里基本上自認為是西方陣營,聽命於美國;格達費則參與不結盟國家組織的運作。美國武力攻擊利比 亞,拿格達費開刀,今年也不是第一次。因此,在國際社會上,利比亞有其特殊性。這一次歐美國家開打的真正理由為何?恐怕還有得討論,難道大家會認為真的是 為了促進利比亞的民主化嗎?

林楠松:格達費確實崇拜納瑟,當時他就是以社會主義的「為人民服務」路線為導向。但今天這場革命不是西方可以策畫出來的,美國若不出兵將會造成幾十萬人的死傷。聯合國未授權給美國,這是大家質疑的。歐巴馬假裝停火卻繼續打;格達費在同一時間成立臨時委員會,做出兩個聲明:1.我不要國家分裂;2.未來將朝向立憲和選舉。

林 深靖:在此提出一點:這次的反叛軍主要是東部地區的部族,而這個地區也是舊王朝的所在地,長期以來,這個地區就有民兵的傳統,即使有國家軍隊,國王仍擁有 自己的民兵護衛隊。這一波阿拉伯世界的革命,在埃及或突尼西亞,人民手無寸鐵走上街頭;但是在利比亞,叛軍人手一槍,甚至還有直升機、大砲和坦克,這幾乎 是兩軍對抗的內戰狀態。因此,在利比亞,究竟是民眾示威還是內戰,恐怕還得搞清楚!

林楠松:格達費執政43年,呈現在照片上 的大砲和坦克,實際上的運用狀況怎樣呢?有記者去做調查,發現掌握這些武器的人剛準備接受訓練,那是用人肉盾牌去玩的!一些報導可能把各位引入某種想像, 當討論到中東、北非的情況,就必須先了解哪些報導陳述事實,哪些誤報,如此才能正確分析。

「特殊性」與「共通性」

吾爾開希:我想順著利比亞的革命談民主化的潮流,這股潮流可以追溯到法國大革命。在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建立起來的民主國家,「民主」的標準,可以說是從那時候建立起來,今天國家之間遵守的遊戲規則基本上也是這麼來的。

二次大戰後是東西冷戰,到1989年開始另一波民主潮流,和當初英美建立的民主規範合流,包括後來的前蘇聯國家,譬如喬治亞、烏克蘭等國。

挑 戰這種民主風潮的一種說法是:國家有特殊性。這次22個阿拉伯國家可能各個都獨特。我常常不明白碰到這種「特殊性」話題,如果二戰後的幾波民主化都是往同 一方向走,那麼「共通性」顯然大於「特殊性」。這種共通性的基本前提是「自由」與「個人主義」。從西方的基督教文明的個人主義不斷發展,到了今天走向自由 主義,主軸是不變的。但共通性之間難道真的沒有相異點嗎?

這波民主浪潮證明,「特殊性」到了阿拉伯國家也不見了。個人主義的甦醒或早或晚,但是個人主義進入20世紀以後超越過去所有核心文明價值,這是可見的事實。

中 國和伊斯蘭國家何時會走向這條路?新疆維吾爾族的運動在中國並不會被單純視為是宗教運動,而維吾爾族的運動也應該跟天安門事件、法輪功、維權都有可比性, 它們的可比性都在於面對的挑戰同樣是共產黨,追求的也都相同,只不過歷史發展的軌跡導致發聲的平台不同。從這角度來看阿拉伯國家,首先告訴我們一點:很多 時候拘泥於「特殊性」而忘記「共通性」,是看問題的迷思,這迷思讓歐美有個便利的台階可下。

回頭講新疆的問題,它面臨重大缺 憾,尤其在2009年7月4日的血腥鎮壓之後,要解決新疆的問題越來越困難,最大的難題就是維、漢之間的仇恨。維吾爾人對此事絕望,到這地步就容易鋌而走 險。新疆問題會否走向更糟糕的地步?說實話我很悲觀;也許透過民主化可以讓我們慢慢遺忘仇恨。六四以後中國的民主運動消聲匿跡很長一段時間,這一次阿拉伯 國家搞起來的茉莉花革命,到了中國只能稱為茉莉花運動。中國的網路上有人說要聚集,但跟六四比,中國的這朵小茉莉花沒啥看頭。

林正杰:大家都憑著自己過去的思考模式嘗試去了解利比亞的現況,格達費到底多可惡也不是我們能體會,媒體報導老百姓普遍反格達費,這是否為真?另外,假如一個國家元首貪污暴政專制,其他國家有沒有權利去推翻他?

再來是,把原本的元首幹掉以後,如何建立有效管理的機制或政府,也能符合國際上要求的「民主」?最後一個問題是,這些利比亞反政府的百姓是否有組成公民組織、政黨,或網絡,有沒有足夠的人才來進行這些事務?

林楠松:絕對有人才。

重新思考「主權」的問題

吾 爾開希:我剛剛提到從二戰以後建立的國家秩序,其中一項是「不干涉他國內政」,所謂的國際關係法和國際規則是否適用於當代?我們要站在哪個角度來思考「干 涉他國內政」這件事?在我看來就是不應該站在專制的角度來思考。再來就是,不管是否妥善準備好後續的管理法則,都應先推翻專制或不適任的元首。這同時也是 中國進行民主運動時常面對的一個詰問。

丘延亮:這問題有個假設:我們太習慣「唯穩」──除了我以外誰都不穩。我們將利比亞和 中國併置來討論,格達費和中共統治3、40年後各自出現茉莉花革命和天安門事件,事發後他們仍認為只有在自己的統治下國家才穩定,還把責任歸咎於國際。事 實上,國家內部的運作是外人無法碰觸的。專制者你如何去碰觸他的內政呢?唯穩就是製造不穩。

今天侵犯的不是國家主權,是侵犯 欺負老百姓的獨裁權力。主權是誰的?今天利比亞的主權是誰的?格達費說:「我就是利比亞!」難道對付了格達費利比亞就會消失?另一個問題是,利比亞是什 麼?利比亞是一統的嗎?現在看到的利比亞是戰後將三個地方合併起來的國家,但有沒有人好好處理這三方的問題。

我們要重新思考「主權」的問題。連阿拉伯都發生革命,已經到了紙包不住火的狀態。一個合理又合乎左派的脈絡,要從內部的人民關係來分析,偏偏很多左派的人用右派的眼睛看事情。而格達費走到今天的地步,還妄想拖著老百姓一起走向墳墓,這也是我們今天對中國最擔憂的事情。

今日的民主浪潮翻湧於我們最瞧不起的阿拉伯國家,他們的百姓正用自己的血在實踐,這真是一個重新學習與反省的機會。

林深靖:感謝各位撥冗參加今日的討論,期待未來還能針對今天的主題做更進一步的分析。



被交代愛黨愛國 陸生:別寫我

中央社 – 2012年3月24日 下午3:47

陸生元年台灣夢專題二(中央社記者陳虹瑾台北24日電)「在這兒批評共產黨,我回去真的會『被消失』,你別笑!」1名來自大陸的學生堅持不具名受訪。

她說,戶籍所屬的市台辦交代「愛黨愛國」,她兩度拒絕參加台辦「課程」,赴台文件就被扣住。

這名學生說,前往台灣念書前,台辦非常緊張,「怕我們被策反了,要我小心旁邊的人,還叫我說話要小心,好像每個人都是間諜啊!」她說,一開始不願參加台辦 舉辦的說明會課程,結果台辦的電話一直打到家中、三催四請。直到她參加完畢這項活動,才拿到台辦核發的赴台文件。

這名學生不是特別個案。陽光時務雜誌就曾披露,北京市台辦對陸生進行問卷調查,同時不忘提醒陸生,「不介入、不響應島內任何社會性、政治性活動」、「盡量少跟媒體接觸,千萬要警惕一些台灣的所謂周刊」、「對自己的觀點負責,保持『正確認識』」等。

儘管如此,不少陸生還是對政治興緻勃勃;1名就讀政治學相關研究所的學生就表示,總統馬英九發表勝選感言當天「我就在現場」,前一晚他還全程參與前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在板橋的選前之夜造勢,「我們(陸生)全都等著李登輝出來,好感人哪!」

他說,碩士論文打算要寫「民進黨的大陸政策」,從政治溝通和民意的角度,探討民進黨的「最後一里路」。

1名在南部就讀大學部、同樣要求匿名受訪的學生表示,來台後關注台灣總統大選,喜歡自由開放環境。他說,有次搭乘公車,詢問司機應在何站下車;想不到投幣 後,司機倒車折回,打開車門,告訴他詳細的去處。這名陸生說,來台灣後不僅感受自由民主,濃濃人情味也令他「不想回去了」。

關心台灣政治的陸生有多少?就讀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班的陸生張可曾做了一份「非學術性」陸生問卷調查,訪問約70名大陸學生。其中,6成受訪者對 台灣美食有最多觀察,其次是對特殊文化現象有興趣,例如檳榔西施、電音三太子等;「對政治的好奇者,反而居末位」。

調查也顯示,在融入台灣社會的部份,陸生還存在一定的障礙。

例如,僅2成5的陸生參加了大專院校或者社會上的社團,而有7成5的陸生沒有加入任何的社團。此外,2成6陸生認為台灣選舉制度能夠為台灣人帶來實際利益,2成2的陸生認為不能,5成以上陸生則稱不知道。

就讀台北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的陸生馬軍也說,估計關心台灣政治的陸生只有1成;「剩下的一些人是害怕政治,不參加;大多數是來玩的」。

馬軍說,一般而言,就讀法政科系的男生較關心參政相關議題,「女生大多不是很關注這些,她們關心ZARA、UNIQLO,還有五月天的演唱會。」

曾前往大陸吉林大學交換、目前就讀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的羅鼎鈞,則有不同觀察。他說,不少大陸交換生都是來自「985工程」(大陸的高等教育建設工程)等頂尖學校,平日廣泛閱讀中文、英語各式書籍,富有深度與學術涵養。

羅鼎鈞回憶,曾有1名來自復旦大學的交換生,慕名旁聽知名學者在淡江大學開設的課程;這名學生幾乎每堂都到課,有次羅鼎鈞和研究所同學一起進行期末報告, 這名交換生在教授允許下舉手發問,「大三學生問的問題,竟然把我們這些研究生考倒」;他感嘆,台灣學生要再努力點。1010324



應力派保健推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她的貢獻 家人毫不知情... 海拉細胞不死 再揭醫療倫理

更新日期:2011/04/17 02:29 林欣誼/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林欣誼/台北報導】

學過生物醫學的人都知道「海拉細胞」的不死傳奇。它是一九五一年取自罹患子宮頸癌的美國黑人女性海莉耶塔.拉克斯身上的細胞。當初科學家意外發現她的細胞具罕見的增生能力,可輕易在人體外培養生長,從此她的細胞被廣泛繁殖。粗估至今在世界繁殖的總重量已超過五千萬公噸,甚至還被送上太空,測試人體在無重力狀態的變化。

然而數十年來,當醫學界直接或間接靠海拉細胞研發出小兒麻痺疫苗、對各種病毒研究或試管嬰兒、基因複製等作出重大貢獻,她的家人卻毫不知情,更不用說當初完全沒被徵詢的拉克斯本人。

美國科學報導作家芮貝卡.史克魯特,為了追尋海拉細胞背後的故事,以十年時間採訪寫成《海拉細胞的不死傳奇》,訴說拉克斯的家族故事,並反思醫療研究倫理,二○○九年出版後引起話題討論,HBO買下改編版權,中文版近日出版。

史克魯特直言,當她以「白人作家」身分首度接觸拉克斯的家人時,遭受到強烈敵意,拉克斯長子說:「這不公平!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她的家人卻窮得要命。如果我們的母親對科學這麼重要,為什麼我們得不到健康保險?」

史 克魯特也遍訪相關律師、科學家等人,她表示:「我盡可能以海莉耶塔一生故事為主線,將科學、倫理、種族與階級等議題呈現出來。」書中她追溯拉克斯貧窮的童 年,以及她的子女、孫子等後代生活的情況,從他們對「海拉細胞」事件所受的傷害,點出生技的爭議議題,與美國社會黑人與白人生活文化的隔閡與不平等。

除 了海拉細胞,史克魯特也報導其他類似的爭議案例,還原研發出海拉細胞的科學家蓋伊夫婦當時研究情況。她表示直到今日,美國法律對於這些身體組織的所有權, 界定依然模糊,正反雙方爭論焦點,也在於若個人被賦予對體內組織的產權,雖顯示了對病人尊重,也可能變相鼓勵科學家將組織商品化,進而減緩研究進展。

她在後記中感性寫道,雖然拉克斯家族曾在得知事實後憤恨難平,但他們並不想終止所有海拉細胞研究,也對母親對科學的貢獻感到驕傲,只希望當年取得海拉細胞的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和其他從母親細胞得到好處的人,「能夠做點事紀念她,給她家人應有的對待。」

應力派保健推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蔣宋聯姻有真情 細節見端倪

更新日期:2011/04/13 08:10

(中央社記者曹宇帆布魯塞爾12日專電)國共內戰吃緊之際,蔣夫人宋美齡毅然自美赴台與先總統蔣中正會合;宋美齡晚年習畫中國山水,可見蔣中正愛妻的題字,法文版蔣宋美齡傳作者說,細節可見蔣宋聯姻有真情。

1926年7月9日,蔣中正扛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的重任誓師北伐,隔年12月1日,這位當時權傾一時的中國第一人與宋氏家族的么女宋美齡在上海締結連理,被譽為權力與財富的超完美結合。

不過「蔣宋美齡傳」法文版作者、比利時法語「自由比利時報」(La Libre Belgique)亞洲版主編兼社論主筆白格飛(Philippe Paquet)表示,雖缺乏蔣宋聯姻動機的史料,但由細節觀察,兩人婚配並非沒有真愛。

「國際無疆界人權組織」(Human Rights WithoutFrontie rs International)12日在歐洲議會為白格飛舉辦新書介紹會,他答覆現場來賓提問時表示,國共內戰戰況對國民黨最不利時,宋美齡隻身赴美求援。

白格飛說,結果卻讓宋美齡大失所望,同時又傳來戰局失利蔣中正飛抵台灣的消息,以她的財力和年輕時在美國求學建立的人脈基礎,大可滯美不歸,可是宋美齡毅然決定前往台灣,以行動表示支持她丈夫的志業。

此外,由生活的點滴,白格飛也發現蔣宋之間,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情愫。他說,宋美齡抵台後習畫中國山水,蔣中正欣賞她的畫作,偶爾也會落款題字,字裡行間不乏向她流露惜情的措辭。

1950年抵台後,宋美齡終其一生再也沒有返回中國大陸,1975年蔣中正逝世後,同年9月宋美齡搭機離台定居美國紐約市長島,2003年10月24日病逝,享年106歲。

白格飛表示,因缺乏佐證蔣宋婚配動機的史料,是否雙方的結合僅權力與財富的撮合無法下斷語,但從兩人婚姻生活的相處模式以及面臨關鍵時刻的抉擇,要說完全沒有感情成分,也不見得符合事實。

這本蔣夫人的傳記是白格飛攻讀魯汶大學的博士論文,前後花了他8年的時間大功告成,付梓問世正值中華民國建國100週年,白格飛期許,盼讀者藉由他的著作能正確認識中華民國的歷史。1000412


學者:美國因素 害死孫立人

更新日期:2011/03/11 03:11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旺報【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總統府前參軍長孫立人將軍,因郭廷亮「匪嫌」牽涉引咎辭職,自請查處,幽居長達33年,孫案在1955年曾引起震撼,時至今日,監察院公布孫案檔案史料,仍令各方矚目。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朱浤源指出,孫立人被美國人賞識而種下禍因,郭廷亮匪諜案則確定是假案。

朱浤源說,1950年8月發生的孫立人案可說是「白色恐怖」時期的高潮;但這有時代的大背景。1947年至1950年間,台灣社會有包括中共地下黨、長老教會、台籍日本兵、流氓和一批本土地方仕紳等5大力量非常活躍。

匪諜遍布 惹禍端

戰後來台的國府行政長官陳儀,對待這些勢力初期是採取寬鬆措施,因此這些力量結合後挑戰官方,「作亂成功」,從而埋下二二八事件的種子。

「當 時台共謝雪紅還是從左營經由海軍赴大陸,」朱浤源說,由此可見,1947年至1949年之間台灣的社會氣氛,讓中共地下黨得以大肆活動。其中最著名的包括 孫立人手下段澐中將,時任陸軍副總司令,周芝雨少將是軍法處長,以及官拜國防部參謀次長的吳石中將等,他們都先後遭到槍決。

其中因吳石案被槍決的女間諜朱諶之,更是受命探國軍在舟山群島10多萬大軍虛實,若非被捕,國軍可能頓失主力,能不能在台灣立足,猶難定論。

朱浤源表示,國府在大陸失敗主要原因就是「匪諜」遍布,孫立人的部隊中也「一定有」,因此,這是蔣經國主持的軍隊政工系統立大功的露臉機會。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8B%E7%BE%8E%E9%BD%A1


宋美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繼任 前任 繼任 出生 逝世 國籍 政黨 父母 親屬 配偶 信仰
宋美齡

宋美齡


任期
1948年5月20日 – 1949年1月21日
郭德潔(代理)
任期
1950年3月1日 – 1975年4月5日
郭德潔(代理)
劉期純

1897年3月5日
大清帝國上海
2003年10月23日 (106歲)
美國紐約
中華民國
 中國國民黨
宋嘉澍 (父)
倪桂珍 (母)
宋靄齡 (姊)
宋慶齡 (姊)
宋子文 (兄)
宋子良 (弟)
宋子安 (弟)
蔣中正 (1927年-1975年)
衛理宗

宋美齡(1897年3月5日[註 1]-2003年10月23日)中華民國第一夫人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的妻子。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中國國民黨中央婦女工作委員會指導會議指導長、輔仁大學復校第二任董事長及名譽董事長。宋美齡在近代中國歷史與對關係具有深遠的影響力。


[編輯] 生平

[編輯] 早年(1897—1926)

1897年3月5日(農曆二月十二日),宋美齡出生於中國清朝上海虹口朱家木橋(今東餘杭路)。她的父親宋嘉澍中國海南文昌縣人,曾經擔任美南監理會(今衛理公會)的牧師,後來離開傳教職務經營出版業致富;母親倪桂珍則出身上海本地的名門富裕家庭,其母系祖先可以追溯到明末大學士徐光啟羅馬天主教基督徒)。宋美齡是兄弟姊妹6人中第4個出生的,2個姐姐宋靄齡宋慶齡分別比她年長8歲和4歲,哥哥宋子文比她年長3歲,2個弟弟宋子良、宋子安則分別比她年幼2歲和9歲。

威斯里安女子學院

1903年,6歲的宋美齡進入上海三一堂女塾就讀。1908年,11歲的宋美齡與二姐宋慶齡同時赴美國留學,先後在紐澤西州薩米特鎮以及喬治亞州梅肯市皮德蒙特學校威斯里安女子學院就讀,1912年進入麻薩諸塞州威爾斯利學院(Wellesley College, MA),1917年回到中國。這時,她必須努力學習漢語,並重新融入華人社會。回國前,宋美齡已經與哥哥宋子文的好友劉紀文秘密訂婚。1918年在上海基督教女青年會當英語教師,後任上海工部局兒童勞工工作委員會秘書。

1920年,蔣中正與宋美齡在上海初次見面,立刻展開了熱烈地追求。由於蔣介石已經結婚,並且信仰佛教,倪桂珍強烈地反對他們的交往,要求蔣中正先行與所有妻子、侍妾解除婚約才答應他的追求。

1927年4月,蔣介石作為北伐軍總司令進駐上海,再度與宋美齡重逢,並提出求婚。

[編輯] 第一夫人(大陸時期,1927—1949)

[編輯] 初期

1927年12月1日,蔣中正和宋美齡舉行婚禮。

1927年12月1日,蔣宋兩人於上海西摩路(今陝西北路)369號的宋家和靜安寺路戈登路口(今南京西路江寧路口)的大華飯店舉行結婚儀式,此一結合曾被一語雙關的稱為「(蔣)中(正)(宋)美(齡)合作」。

1930年,在宋美齡的促使下,蔣中正在上海虹口崑山路景林堂正式接受洗禮,成為基督教徒。1931年10月26日時代雜誌美國版封面人物為蔣中正與宋美齡夫婦。

宋美齡對中國空軍的現代化作出重大貢獻。1932年,宋美齡擔任中國航空委員會祕會長,並曾經負責當時中國空軍之組建,日後被空軍譽為「中國空軍之母」。

1935年,在宋美齡的促成下,中國成了美國武器和飛機的最大進口國。1937年,蔣中正授權宋美齡掌握空軍;宋美齡聘請陳納德將軍整頓中國空軍。

1934年國民政府在蔣中正與宋美齡的主導下開始推行「新生活運動」,宣傳新政內容;秋天,隨蔣中正作了1個月的西北考察。

[編輯] 西安事變

主條目:西安事變

1936年12月12日凌晨,楊虎城張學良扣押蔣中正,實行「兵諫」,發生了舉世聞名的西安事變。蔣中正在 西安被扣押的消息傳出後,宋美齡大為震驚。她當時正在上海養病,沒有隨行。聞訊後,顧不得身體不適,急忙趕回南京同政府有關人員,商議解救辦法。宋美齡竭 力陳說用和平方法解決西安事變營救蔣中正的重要性,要求各方面「檢束與忍耐,勿使和平絕望」,「推進軍事之前,先盡力求委員長出險」。隨後,宋美齡、宋子文等於12月15日飛往西安,代表蔣中正張學良楊虎城周恩來正式進行談判,進展順利。最後達成協議。12月25日下午,蔣中正偕宋美齡等人飛離西安,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編輯] 抗戰時期和中美關系

1938年,宋美齡的《戰爭與和平通訊》出版;組織婦女工廠和戰時學校,以「新生活運動促進總會婦女工作指導委員會」為全國婦運最高指導機關。同年影響非常大的美國《時代》周刊把蔣中正和宋美齡作為一九三八年第一期的封面人物,評選他倆為1937年時代年度風雲人物」,並指出「一九三七年,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國家是中國。在陸地,在海洋,在天空,中國人同入侵的日本人展開了殊死搏鬥。尤其是在上海,中國軍隊連續十三周阻止了日本人的前進。在這個關鍵時刻,領導這個國家的是一位最能幹的領導人蔣中正和他的傑出夫人宋美齡。」

蔣中正宋美齡夫婦
史迪威將軍於緬甸(1942年

1943年,為了取得美國對中國抗戰的更多支持和同情 ,宋美齡作為蔣中正的特使,於該年二月訪問美國。她成為美國羅斯福總統的夫人的貴賓,在白宮住了十一天。她那優美的儀態、高雅的風度和適度的言談,贏得了羅斯福夫婦的敬佩。在此期間並完成對美國募款的任務,並於2月18日在國會發表演說,成為第一位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的中國人,也是第二位女性(第一位是荷蘭女王),勸說美國將注意力從歐洲戰場轉移到日本對中國的侵略,為中國贏得了美國的同情,隨後,宋美齡又去美國各地發表演說,所到之處無不引起轟動,總計有超過25萬人聽過她的演說。3月1日,宋美齡首次單獨被美國《時代雜誌》選為封面人物,這也是她第三次成為《時代雜誌》封面人物,前兩次是與夫婿蔣中正共同被選為封面人物,其中有一次是1937年與夫婿蔣中正共同被選為年度風雲人物。

當時,美國朝野對日本空襲珍珠港和美軍在太平洋戰爭初期所遭受的重創還記憶猶新,所以對中國艱苦抗戰的英勇表現產生了由衷的敬意。他們把這種敬意集中表達在對宋美齡的歡迎上。加以宋美齡有著在美國接受教育的背景,美國人覺得這是自己國家培養出來的高雅人才,油然而生出一種自豪感。因此,美國一時掀起「宋美齡熱」,傳播媒介大量報導她的行涵,許多雜誌以她的肖像作為封面。她所到之處,人們鼓掌歡呼,慷慨捐款,支援中國抗日戰爭,美國國會更順勢廢除實行已有60年惡名昭彰的「排華法案」,提高美國華人的地位。接著,宋美齡又去加拿大訪問,進一步擴大了中國抗戰的國際影響。

戰時,她為國軍縫製軍服以及在醫院探望國軍的照片成功地激起許多中國人民的愛國心。

1943年11月,宋美齡隨蔣中正出席中、美、英三國首腦開羅會議,穿梭於蔣中正和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之間,充分顯示了外交才幹。由於蔣中正不會說英文,居中翻譯協調的工作全部由宋美齡負責,羅斯福事後說:「我對蔣先生的印象十分模糊,現在想想,我對蔣先生的認識,幾乎全部是透過他的夫人。」事後,邱吉爾對羅斯福說:「這位中國女人可不是弱者」!

[編輯] 國共內戰時期

1946年,為調停國共衝突,美國派遣特使馬歇爾來華,接受蔣中正夫婦招待,由於接受西方美國教育,宋美齡與馬歇爾在各方面的交流反應,引起民情不同的中國人及部分美國人批評。

1946年10月,蔣中正夫婦首次造訪台灣,參加「台灣光復一周年紀念」活動,兩人皆對台灣留下深刻的印象。

戰後,宋美齡姐夫孔家與宋家所形成的孔宋集團在政治力的默許下,在貿易特許權金融等等方面上下其手,被許多近代史研究者認為是導致當時中國國民黨形象敗壞的主因之一。台灣公視「世紀宋美齡」第二集「奮起與挫敗」中,曾描述宋美齡親人孔宋家族以權勢謀私利,蔣經國1948年在上海「打老虎」,打到宋美齡的姨甥孔令侃,但在宋美齡干預下,蔣中正還特地發了一封電報給當時上海市長吳國楨處理此事,暴露出內心的掙扎。[2]

1948年底,國民政府在國共內戰一路失守,蔣中正為了爭取美國對他再次的支持,再度派遣宋美齡前往美國,然而被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冷淡處理,在美國無能為力。

[編輯] 第一夫人(台灣時期,1950—1975)

晚年的蔣公與夫人

[編輯] 晚年(1976—2003)

  • 1979年中(共)美關係正常化後,宋美齡在美國仍堅持反共復國的理想,並曾發表「給廖承志的公開信」、「為勸告鄧穎超信服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公開信。
  • 1981年5月29日宋美齡二姊宋慶齡過世,華盛頓的中國大使館曾向她發訃聞,並希望她能夠回國赴北京祭拜,宋美齡在幾經考量後,拒絕了這項請求。
  • 1986年宋美齡返臺,發表了「我將再起」演說,引起臺北政壇議論。同年參與出席「蔣中正百年誕辰」紀念活動,上台發言說出「我只希望,讓三民主義的光輝,普照大陸」。
  • 1988年蔣經國過世,國民黨擬推李登輝代理黨主席之前,宋美齡致函當時的國民黨祕書長李煥表達異議,認為此事不宜過急。7月,國民黨13全大會,通過李登輝總統為黨主席,宋美齡以中評會主席團主席身分發表「老幹與新枝」演說,這是她在台灣公開政治場合最後一次發表演說。
  • 1991年再次離台赴美,並從官邸帶走大批行李共100多箱,之後除了孔家甥輩過世外,不再回過台灣,1994年後長居紐約
  • 1995年時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五十周年,宋美齡接受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杜爾及參議員賽蒙,分別代表共和黨民主黨的邀請,出席美國國會為她舉行的盛大致敬會,以表彰她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對中美關係所做的貢獻。
  • 2003年10月23日北京時間5時17分於紐約逝世,享壽106歲,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參戰國領袖及夫人中最長壽者[2]

[編輯] 家族

她的2位姐夫分別是孔祥熙孫中山

[編輯] 身後各界反應

[編輯] 台灣

人民多表達對蔣夫人過世感到難過,並肯定她對中華民國的貢獻。眾多百姓主動前往設在台灣的簡易靈堂,向這位「永遠的第一夫人」致敬。

中華民國政府通過總統頒布褒揚令給予褒揚,褒揚令原文為:

故總統 蔣中正夫人宋美齡女士,資賦穎秀,維四岳之通靈;才慧雙修,隨百花而誕降。早歲負笈遊美,卒業麻州衛斯理女子學院,學貫中西,超群拔萃;相夫弼政,瀝膽披肝,歷經開國、靖難、剿共抗戰戡亂等諸役,尤以西安事變,蹈危履險,深入虎穴,厥績至偉。抗日戰爭期間,週旋壇坫,應邀赴美國國會參眾兩院演講,蜚聲海甸,鞏固中美邦誼,終至勝利。出席開羅會議,確保我國領土完整,盛譽揚輝,貢獻至鉅。為我國空軍建軍,展佈新猷;創辦華興育幼院,施愛遺孤;成立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恢弘婦權;籌設振興復健醫學中心,澤惠群民。綜其生平,跨歷三世紀,惠愛在朝野,簡冊留芬,允垂世範。上壽歸真,殊深軫悼,應予明令褒揚,以示政府崇念懿德之至意。

總統 陳水扁

除了頒發褒揚令外,中華民國政府還致送國旗覆棺。由於家屬認為宋美齡已經入殮,致送之國旗與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致送之黨旗到紐約後,家族並未為此舉行覆棺儀式。宋美齡與宋子文宋藹齡孔祥熙都安葬於紐約馮克里芬墓園(Ferncliff Cemetery)。

在紐約的宋美齡告別式上,可以說是蔣家多年來的大集合,除了身體健康不佳的蔣方良沒能前去外。包括蔣孝文遺孀徐乃錦蔣孝章俞揚和夫婦、蔣孝武前妻汪長詩、遺孀蔡惠媚蔣孝勇遺孀方智怡蔣緯國遺孀丘如雪,子蔣孝剛以及第三代的蔣友梅蔣友蘭蔣友松蔣友柏蔣友常蔣友青等皆出席。

[編輯] 中國大陸

官方與民間均肯定她在抗戰時對中國的貢獻。

新聞聯播》在報導宋美齡逝世時,讚揚了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到美國遊說聯合對抗日本以及後來在台灣為反對台獨的貢獻。

[編輯] 美國

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希表示:「蔣夫人是美國人民的親密朋友,為她的過世感到難過。」

[編輯] 評價

[編輯] 自己

「The only thing Oriental about me is my face」[3]

[編輯] 他人

國際推崇她為「中國空軍之母」,中國民間也有「永遠的第一夫人」的稱謂。[來源請求]

美國將軍史迪威說:「直率、堅強、有活力。喜歡權力,愛拋頭露面……」

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兒子埃利奧特·羅斯福說:「蔣夫人多年來始終是以一種征服人的魅惑與假裝對她的談話對方發生興趣的方式來應付人——尤其是男人,這已經成為她的第二性格。我怕看她的第一性格發作,說實話,那會嚇壞我。」[4]

[編輯] 逸聞

  • 宋美齡在美國國會的演講被胡適評為「不像樣子,不知說些什麼」,但仍然引起轟動。[5]
  • 在白宮餐桌上,羅斯福總統談到令人頭疼的礦工罷工問題,問宋美齡應該如何處置工運領袖,她很自然地舉起手,在喉嚨上一划。[6]
  • 抗日中訪美,生活仍然極為奢侈。在白宮對服務人員頤指氣使,引起美方反感。[7]
  • 宋美齡請美國時代周刊女 記者安娜莉賈克貝在重慶一家西餐館吃飯,飯後宋美齡拿起駱駝牌香煙說要抽煙,她問安娜莉賈克貝:「妳抽不抽煙?」安娜莉賈克貝說不好意思,因為她看到牆壁 上有標語說「請勿抽煙」,標語裡面還有一個句子說,種煙草經費要省下來種田,增加糧食生產。宋美齡就不客氣自己一個人抽。她們聊天,聊美國的文化、聊好萊 塢的文化,然後美國電影明星,聊了一兩個小時以後,安娜莉賈克貝煙癮大發,忍不住了,她對宋美齡說:「夫人,我是抽煙的,剛剛因為我看到牆壁上那張標語, 我不好意思抽」。那個宋美齡就說,「那個標語是寫給老百姓看的。」[8]
  • 張靈甫遺孀王玉齡回憶,宋美齡曾要召見陣亡將領的遺孀,以示宣慰,但在眾寡婦到總統府後,久等不來,最後託病未見,使未亡人們倍感寒心。[9]
  • 溥儀在回憶錄裡提及:祖母慈禧太后夜明珠被盜事,並改餽贈給某位民初權貴夫人,其實就是指宋美齡。

應力派保健推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臉書力量大! 突尼西亞總統被趕下台

更新日期:2011/01/16 12:26

北非突尼西亞一名26歲的蔬果小販,上個月為抗議居高不下的失業率,以及官僚吃人夠夠而自焚,沒想到這個激烈的行動激發了全民的憤慨,透過臉書的串連,人民走上街頭抗議,結果掌權長達23年的總統班阿里,擋不住民怨,被迫解散國會,並搭機出走流亡到沙烏地阿拉伯

這裡原本是突尼西亞總統班阿里的豪宅,經過人民站起來抗爭的動亂之後,已經面目全非,平常門禁森嚴的宅邸,現在成了民眾的觀光勝地,一定要來看看這位掌權長達23年的總統,在人民苦哈哈的時候,他過的是什麼生活。

突尼西亞民眾:「我們給世界上了獨特的一課,人民所付出的代價,現在已經要回來。」

革 命成功,民眾難掩興奮之情,因為突尼西亞在班阿里的執政下,當地受過高等教育者的失業率超過20%,內陸地區更是嚴重,中產階級積怨已久,上個月因遭警察 取締而自焚的蔬果小販,也是位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畢業生,他犧牲自己,喚起民眾的憤慨,透過臉書串連,終於讓人民走上街頭,起身對抗政府。

雖然警民衝突造成至少66人喪命,但班阿里迫於人民的力量,先下令解散國會提前選舉,幾小時後,乾脆交出政權,搭機逃往沙烏地阿拉伯流亡,人民獲得勝利。

而住法國的突尼西亞民眾,也上街慶祝祖國終於自由解放。旅居法國民眾:「班阿里是個獨裁者,我一直認為他是,在自己國家從不自由。」

動亂之後的清理工作雖然很辛苦,但突尼西亞人民卻終於聞到了自由的空氣。

應力派保健推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pline88.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_8652.html

日本女大學生從事色情業為何不覺丟人


日前看一個電視節目,有朋友力陳應該認真調查在日本有沒有華裔女子參加色情錄影AV的拍攝,認為如果有的話,這是一件“嚴重損害國家尊嚴”的事情。
這話如果換到日本人來說就會非常古怪。因為,在日本盛行的色情錄影行業,絕大多數從業女優都是日本人,顯然日本國的尊嚴已經被她們非常非常嚴重地損害了。

這 就是中日兩國文化不同而形成的看法差異。如果和日本人談論類似觀點,他們恐怕要感覺不可思議。飯島愛早年就是極紅的色情影星,其色情錄影帶至今在商店裏銷 售,但並不妨礙她後來成為著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而在日本被稱作“男人性幻想第一名”的艷星還被請去給首相選舉開票!在日本人眼裏,與色情業沾邊雖然不是 很光彩的事情,但也絕對算不上丟人。

日本傳統上在性理念方面很是開放。在其傳統理念中並沒有中國傳統的貞操觀,而江戶時代女性也常常當街 洗澡(在日本很多地方還有混浴的習慣)。至今日本家庭主婦對於丈夫到色情場所多半持無可無不可的態度,認為“男人工作辛苦,需要進行必要的放鬆”,或者 “因為公事需要進行交際,可以理解”,換到其他國家,這顯然會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在大阪有三家進行脫衣舞表演的劇場,每年日本政府會隨機 選擇一家關閉審查,但第二年又准許其開放、另外關一家。實際上,根據知情人的描述,在這種劇場的前廳,就有大量的只圍一件浴袍的年輕女子提供各種服務,買 票進來看表演的顧客如果選中某一個,只需增加1000日元即可隨意撫摸,出到3000日元就可以到附近用簾子遮擋的地方,在規定時間內享受進一步服務了, 這些服務包括什麼呢?看看免費提供的眼罩、手銬、手電、放大鏡、振蕩器……就可見一斑。(便宜嗎?一點兒也不便宜,因為看表演的門票就4000日元呢,就 跟到故宮看珍寶館一樣,光買通票,是進不去的)。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些坦然自如的女性色情服務人員,很多是課餘打工的在校日本女大學生,第二天會照樣到課堂苦讀或寫論文的!由此可見其社會風氣對此的滿不在意。

在 世界的許多國家,色情業都給社會帶來巨大的問題,其中對於婚姻、家庭的衝擊最為嚴重。在日本,這種衝擊也是存在的,但其危害最嚴重的,並不在婚姻家庭方 面,而是對青少年道德的破壞。因為拍攝色情小電影這類事情可以在短時間獲得相當不錯的收益(鼎盛時期女優拍攝一部AV可以收入80萬日元,相當於5萬元人 民幣),日本很多女性並不排斥以此獲得收入,有些人因此不願意從事艱苦而需要投入很多精力的正當職業。

在日本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由於競 爭加劇,銷售減少,日本色情電影業近年不得不大量推出極端暴力、變態的作品,對社會道德的破壞可想而知。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種競爭也導致了色情女星的抗 議,因為她們為了維持生計,不得不拍攝一些原來拒絕拍攝的變態作品,甚至在拍攝中服用致幻類藥物,導致有人在工作中精神崩潰,收入卻大不如前。近年來日本 色情女星發動的抗議活動,已經成為日本電影界一個不斷的花邊新聞。同時,因為色情服務普及,根據日本有關學術機構統計,日本青少年性行為明顯早于鄰國,但 是卻有很多人對婚姻沒有興趣,已經被稱作日本人口危機的一大公害了。

因為日本人寬鬆的性觀念,當他們到國外的時候,經常會在這方面遵循自己的習慣而引來麻煩。東南亞國家普遍稱日本遊客為“色情動物”,原因不言自明。而日本遊客常常感到莫名其妙,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一些行為並沒有不正常的地方。

與此相對應的是,日本又有嚴格的法律約束,禁止進行有償性服務,也禁止放映和出售、出租暴露性器官的色情影片和照片,其法律規定,成人電影當中腰部以下的性器官必須用馬賽克遮擋住。日本國家設立的專門機構,規定對出版的錄影、電子製品進行嚴格的審查。

這 種讓人感到矛盾的做法,不免讓人困惑。但是和日本人交流一下,就會發現他們認為這並沒有矛盾的地方。之所以有這樣嚴格的法律制度,源於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對 於西方的全面學習,並且全盤接受西方的道德理念,當時的日本政府認為過於寬鬆的性理念、賣淫等,在文明國家屬於一種野蠻落後的現象。因此以明治維新為背景 的日本現代法律,對於以上行為制定了嚴格的條款,以期達到移風易俗的作用。更主要的目的是期望歐美國家能夠更加接受日本作為一個“文明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在性觀念上一度出現危機,甚至出現國家組織對佔領軍的賣淫活動。但是這一活動受到羅斯福夫人等美國女權運動主義者的堅決抵制。日本法律因此迅速重回保守軌道,在性服務方面依然以嚴格的條款保障日本作為文明國家的形象。

然 而,這種人為的法律限制,並不能改變日本社會長期的性觀念,因此,這樣的法律也就成為日本少見的被陽奉陰違的法律。在日本街頭,並不難找到公開出售沒有馬 賽克遮擋錄影的店舖,走在大阪梅田東町或者東京池袋這樣的“準紅燈區”,隨時會被拉客的女郎或皮條客拉住,而賣淫的價格都是可以公開討論的。

更 多的時候,日本人還是選擇“給法律面子”的辦法。日本的色情服務五花八門,例如著名的“水販賣”,是一種公開的色情服務——名義上顧客交款購買的並非妓女 的服務,而是貴達一萬一杯的礦泉水;禁止賣淫行為的結果是很多妓院提供變態的服務,因為現有法律針對的只是人類正常的性行為,一些變態的性行為法律沒有規 定,也就不能禁止;公開的色情表演也是允許的,理由十分古怪,因為表演的只能是女星,男人不能參與——按照日本人的解釋,法律規定不允許暴露性器官,但女 性性器官在身體內部,所以女性進行色情表演並不違反法律,如果是男人表演則屬於違法。

日本的法律執行機構對此居然真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種日本式的思維方式有時不免令人抓狂。

日本人在社會上一向以循規蹈矩著稱,這種做法,或許就叫“循規蹈矩的瘋狂”吧。

2003年,在日華人李小牧寫出《歌舞伎町的皮條客》一書,真實地展現了日本色情業在法律之外我行我素的現狀。

說起來,日本的色情業,每年純收入將近1000億美元,佔日本國民生產總值的1%以上,如果加上相關服務行業的收入,是日本經濟舉足輕重的支柱。就因為這個原因,日本政府也無法嚴格執法,殺掉能夠下金蛋的老母雞。


應力派保健推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專家:太極拳無關張三丰

更新日期:2010/10/11 17:29

(中央社台北11日電)太極拳是中國武術中享譽世界的一個拳種,在一些文藝作品中被認為是道家的張三豐發明了太極拳,但專家認為這是一種誤傳,太極拳與張三丰並無關係。

新華社報導,中國河北省永年今天舉行一場太極峰會論壇,專家在會中做了以上表示。

中國武術素有北尊少林、南崇武當之說,而武當拳則常被一些人認為就是太極拳。

據暨南大學歷史系教授、廣東省武術文化研究會會長馬明達指出,目前還沒有任何一本嚴肅的歷史文獻記載張三丰和太極拳有關聯。張三丰是元明之際的著名道士,對推動發展道家理論起了重要作用,對陰陽太極文化也有較深研究。但在正史中,張三丰和太極拳從來沒有一起出現過。

據 馬明達考證,將張三丰和太極拳聯繫起來的說法最早出現於晚清,「當時楊氏太極拳的一代宗師楊班侯在京城教練太極拳時,為了給這一拳種有個正統名份,得到主 流社會認可,假托太極拳是道家鼻祖張三丰所創,從此這種觀點才傳播開來。楊班侯是出於更廣泛的普及太極拳的目的才有此言論,這在當時無可厚非。」

至於太極拳真正的起源,目前中國武術界尚無明確統一的說法,一般認為是綜合了明代各名家拳法尤其是戚繼光32式長拳,同時還結合了中國儒家、道家的周易學說、陰陽學說、中醫脈絡學說等,在歷史中慢慢成形的。

由於太極拳簡單易學,利於強身健體,目前全世界已有上億太極拳練習者,成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絕佳平台。991011

(圖為台北萬人打太極,中央社檔案照片)

應力派保健推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任天堂1/4世紀首揭密 對卡帶吹氣是故障主因

更新日期:2010/09/20 16:11 NewTalk 新頭殼

新頭殼newtalk 2010.09.20 鄭翔峻/台北報導

許多人的童年回憶中都少不了任天堂(Nintendo)紅白機中的超級瑪莉兄弟(Super Mario Bros.),而最近這位舉世聞名的義大利水管工人已經滿25歲了,然而,任天堂卻在「超級瑪莉兄弟25周年紀念活動」廣告影片上公開了一個揭露了一個埋藏了1/4個世紀的秘密。

這個影片收錄了超級瑪莉兄弟遊戲從最古老的一代,不斷演化到現在的過程,隨著任天堂遊戲主機產品的不斷演化,超級瑪莉兄弟遊戲的畫質也越來越細膩,遊戲的挑戰性也越來越高。

然 而,不論遊戲機如何演化,任天堂與玩家們都有一個藏在心中的共同默契,那就是「在玩遊戲前,向遊戲卡帶吹氣」的習慣,而任天堂卻在「超級瑪莉兄弟25周年 紀念活動」的廣告影片上,首次公開了:「對著卡帶的金屬端子部分吹氣以清除灰塵的行為,正是這個動作成為了端子生鏽而造成故障的原因。」這樣的訊息。

這則訊息立刻引起日本網友們的一片譁然,網友們爭相留言:「太慢了吧」、「當時每個人都像傻瓜一樣呼呼吹氣,根本沒有一個人懷疑過」,甚至也有網友驕傲地表示:「當時,朋友當中唯一想到使用酒精跟棉花棒的我,簡直就是個神童啊」。

由此可見,除了超級瑪莉兄弟遊戲本身以外,影片中這個玩遊戲前,一定要對著卡帶吹氣的動作也是全世界玩家們共同擁有,跨越1/4世紀的回憶吧!只可惜,最後被發現是一個「錯誤動作」。



看到這個我氣炸了~~~

應力派保健推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德國人為什麼懷念柏林圍牆系列專題一

更新日期:2010/03/22 08:35

「德國人為什麼懷念柏林圍牆系列專題一」(夏明珠報導)

民調顯示,柏林圍牆倒塌二十年後,有將近四分之一的德國民眾,贊成再建一道 圍牆,把東西德隔離,德國人為什麼懷念柏林圍牆,這得話說從頭。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西德,就是一頁和過去尋求和解的故事。諷刺的是,當它 努力的替國家營造新定位的時候,多數德國人卻拒絕接受歷史遺產,許多人寧可承認自己是歐洲人,而不願意當德國人。


西德最後是靠著經濟成就、 也就是被形容為(德國馬克民族主義)所帶來的驕傲,解決認同危機,靠著1950年代德國的經濟奇蹟,西德終於有了抬頭挺胸的理由,東德就不需要為這個問題 煩惱,因為多數東德領袖在納粹時期,都是與當權者做對的政治異議份子, 他們可以理直氣壯的拒絕承擔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罪過,甚至可以以此為由,宣稱自己高西德一等,其實,除了意識型態之外,東德當局在謀求國族認同上,做了 許多努力,它們透過提倡日耳曼傳統、加強歷史教育,以及政府宣傳,進行文化傳承,確實有很多歷史學家認為,在兩德當中,東德更大程度的保有了日耳曼民族的 傳統。


相對於西德,東德政府的存在,是生活的意義,更大於型式,共產主義迫使人民和政府緊密聯繫,他們的食、衣、住、行、教育,無一不仰仗 政府提供,他們的生活中不存在選擇,因為政府幫他們做了所有重要的決定,在那個社會,能力或是努力都不是成功的關鍵,政治服從才是。儘管東德生活水準,無 法和西德比,但是他們也不需要恐懼失敗,只要順從,就可以平安的活下去。


這是1989年以前東西德的狀況,1989年,柏林圍牆被推倒,德 國馬克民族主義和共產主義也隨之走入歷史,取而代之的是殖民主義和次等公民心理,這是一場被稱為德國統一的實驗,所帶來的結果。其實統一過程中出現的種種 疑難雜症,以及兩個文化融合所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是可以預期的。


想一想,柏林圍牆的一邊,是一個在與共產主義的戰爭中,擔任了四十年先鋒 的資本主義國家,另一邊則是樣樣問題都寄望政府替他們解決的一群人,以致於東西德統一到頭來變得更像是西德的殖民者併掉了東德,這也是德國統一之後,德東 許多經濟問題的根源,過去東德時代,德東人享有的育嬰假、公費托育、教育以及醫療照顧,在統 一之後,不復存在,統一如果能在兩個制度中取其長,那麼統一應該是一個很好的彼此學習機會,但是德國統一卻有點像是西德接管東德,西德把它的制度一股腦的 強迫推銷給東德,這不免讓德東人感覺,德西人不但傲慢,而且對共產主義存有盲目的偏見。當然,西德的作法也不難理解,畢竟,它們反共反了四十年,好不容易 贏了這場意識形態的戰爭,它自認為有權利對投降者予取予求。不過大家也不能忽略,統一也是東德人共同的願望,他們並不是被逼的,西德只是在 回應他們的期待,後來之所有出現西德好像把東德當成了殖民地的報怨,主要是因為統一之後許多事情發展令他們大失所望所致。


德西人認為德東人 太喜歡發牢騷,德西為了統一做了那麼大的犧牲,德東人太不懂得感激,雖然德東居民確實有很多事情可以抱怨,但是大家也不禁要問,統一後不到十年,德國政府 就已經在德東砸了一兆馬克,他們怎麼還不知足。歸根究底,就是幾十年的共產統治,已經讓等待施捨的心理,在德東人的心理根深蒂固。共黨統治時期,東德人生 活中幾乎所有民生需要,都是由政府打點,不管工作還是不工作,大家都有飯吃,在自由經濟體系中,更好的生活條件,必須透過更努力的工作去爭取這種觀念,在 他們的思想中並不存在,什麼都寄望政府的心理,也成為統一後,德東經濟發展最大的障礙,德東人習慣把一切的錯,責任都推給政府,生活過得不好,是政府的 錯,而不是勞工沒有生產力,失業率高、薪水不夠養家活口,也都是政府的 錯,反正一切都是政府不好,這種心理,也成為德東經濟發展最大的障礙,明天,德國人為什麼懷念柏林圍牆系列專題之二,要進一步分析東西德統 一的結果和當初預期出現那麼大落差的原因。

應力派保健推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