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粒子不必具有和對應實粒子相等的質量。這是因爲它短命而且瞬變,所以不確定性原理允許它不必守恆能量和動量。虛粒子存活得越久,它的特徵就越接近實粒子。虛粒子出現在許多過程中,包括粒子擴散和卡西米爾效應。在量子場論中,即使是經典力 -- 例如電荷間的電磁吸引力和推斥力 -- 也可被認爲是源於荷間的虛光子交換。不應將反粒子跟虛粒子或者虛反粒子相混淆。


虛粒子實際上真的存在,它們有些效應是可觀測的,物理學家已經設計出幾套測量方法了。量子理論預測,每顆粒子都會和其他粒子以各種可能性結合在一起一段時間。量子力學允許(應該說是要求)能量暫時不守恆,因此,一顆粒子可以變成一對較重的「虛粒子」,之後又迅速復合為原初的粒子,好似這件事根本不曾發生一樣。 當這種量子現象發生在黑洞的視界邊緣,視界之外的虛粒子因為在視界之外,所以可以被觀測到,從而變為實粒子,而視界之內的虛粒子因為在視界之內,所以會被黑洞吞噬,不會被觀察到。 因為視界之外的粒子是帶有質量的真實粒子,由質量和能量守恆定律,視界之內被黑洞吞噬的粒子有負質量,所以黑洞的質量會因為這樣的作用而減少。


 

補充:反粒子

二十世紀物理學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認知宇宙中所有的物質都是由一些基本粒子組成的,這些基本粒子包括大家常聽到的電子、光子、夸克(夸克還分很多種類,如上夸克、下夸克等),以及或許比較陌生的微中子、緲子、W玻色子、Z玻色子、膠子等。

這些基本粒子有些帶有電荷,如電子、緲子、夸克、W玻色子,有些則不帶電荷,如光子、微中子、Z 玻色子;有些帶有色荷(color charge),如夸克、膠子,有些則不帶色荷,如電子。有些帶有弱荷(weak charge),如電子、W玻色子,有些則不帶弱荷,如光子、膠子。有些是費米子(fermion),帶有二分之一單位的自旋角動量(一單位自旋角動量等於普朗克常數除以2π即h/2π),如電子、夸克,有些是玻色子(boson),帶有一單位的自旋角動量,如光子、膠子。

除了上述各式基本粒子外,還有一些基本粒子因為它們可以說是上述粒子的「孿生姊妹」,所以有時候在表列基本粒子的時候,並不額外明列出來,這些粒子就是所謂的「反粒子(anti-particle)」。例如正子(positron)是電子的反粒子,反微中子是微中子的反粒子,反上夸克是上夸克的反粒子等。有時粒子與反粒子是同一個粒子,例如光子就是自己的反粒子。

為甚麼說反粒子是粒子的孿生姊妹?因為兩者的物理性質有密切關係。例如正子與電子有相同的質量,所帶的任何「荷」大小相等、符號相反(如正子帶正電,電子帶負電),而且都是自旋角動量為二分之一個單位的費米子。當正子與電子碰在一起的時候,兩者會相互消滅變成光子。其他對的粒子與反粒子的關係也類似如此,譬如反上夸克與上夸克的質量相等、電荷相反等等。

因為粒子與反粒子有這麼密切的孿生關係,我們可能會猜兩者在宇宙中占有相同的分量,也就是說例如宇宙中正子與電子的數目相等。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宇宙中粒子的數目遠大於反粒子的數目,亦即對於宇宙而言,粒子與反粒子並不是對稱的。目前物理學的大目標之一就是要了解這個不對稱的由來。

反粒子的身世相當曲折有趣–故事是這樣的: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P.A.M. Dirac, 1902-1984)在一九二八年提出符合相對論要求的電子方程式(今天稱為狄拉克方程式),這方程式非常成功–狄拉克可以從中推導出所有已知的電子性質,但卻有一項致命缺點:它有負能量的解(量子狀態)。這些解似乎沒有物理意義,但是我們卻又不能隨便地拋棄它們,因為那會引來數學矛盾。

狄拉克在苦思之後,於一九三○年提出非常大膽的解決方案–他說具有負能量的量子狀態的確存在,但是它們已經被電子占據了,而又因為電子遵循不相容原理,所以其他電子無法進駐這些帶負能量的量子態,因此在一般狀況下,這些負能量態沒有任何作用。但是一旦某個負能量態「空」了出來,它的行為就會是像一個帶正電的粒子。

原先狄拉克以為原子核裡帶正電的質子就是這種粒子,隨後馬上有人指出這個觀點有問題。後來他才修正自己的看法,認為這個「空洞」其實是一種新粒子,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正子。不久之後,安德森(Carl Anderson, 1905-1991)就在實驗室裡發現了正子,證實了狄拉克的理論。

狄拉克正確的預測可以說是理論物理最高的成就之一。現在我們已經了解,反粒子是量子力學與相對論結合後不可避免的結果,所以不只是電子有反粒子,所有粒子都有其反粒子。

來源:《科學發展》2003年11月,371期,51頁


反物質是一種人類陌生的物質形式,在粒子物理學裡,反物質是反粒子概念的延伸,反物質是由反粒子構成的。反物質和物質是相對立的,會如同粒子與反粒子結合一般,導致兩者湮滅並釋放出高能光子或伽瑪射線。

《變化》中說過,組成物質的基本粒子形態,應該有「正,中,反」三種形態。也符合現在的研究,也符合現在的哲學體系。

反物質,反粒子的存在,不是人類的悲哀。雖然這種「反物質危險論」是存在的。

宇宙大爆炸理論值得懷疑,很多點不能自圓其說。何況我們對於宇宙還沒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就不能說宇宙是膨脹的。我們現在看到的只能說是局部。

所以宇宙大爆炸初始正反物質等量的概念,我自然是不認同的。是的,我們周圍環境,都是正物質環境。反物質一出現,就會和正物質發生湮滅。

但情況遠遠沒有那麼簡單,我們周圍的環境是正物質環境,不代表沒有一處環境,不適合反物質存在。所以大規模的反物質一定有存在的空間。在浩瀚的宇宙中,只要我們人類活的夠久,走的夠遠,就一定能夠找到。

而且現在物理的規則顯示,他們不應該是等量的。宇宙是一個開放的系統。這也是我在《變化》中的觀點。一個開放的系統是不會有熵寂的。

假如宇宙是一個封閉的系統,又假如宇宙正是從大爆炸產生,而且正反物質等量,那才是人類的悲哀呢。一個封閉的系統,必然走向熵寂,人類自然也是曇花一現。

這樣考慮的話,我們還可以有一個大膽的推測。我們周圍的物質都是正物質,也可以說是「同類物質」。「同性相斥」在電磁學裡我們學過。引力又是宇宙中最弱的力。

我們一般認為磁場的延伸範圍是無限遠的。那我們現在所處的宇宙環境就是很多個磁場組成的「大磁場」。那麼在「同性相斥」的情況下,也能得出引力不足以拉住周圍的星系,看到宇宙是膨脹的!

其實這個假設的漏洞也明顯,那就是如何解釋離我們越遠的星系,膨脹速度越快。造成此原因的相干性理論也能有很多。所以我們要拆開來講,是很複雜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應力派保健推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