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蛙效應源自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科學家做過的一個溫水煮蛙
那是因為青蛙是變溫動物,水溫升高,自己的體溫也升高,就沒知覺了;人類是恆溫動物,水溫升高,手和身體的溫度還是30~40度,就會感覺到熱。
相關影片:http://youtu.be/6T6S8kgeKFk
“温”水煮蛙实验是个骗局 |
作者:赵静芝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621 更新时间:2010-10-9 13:53:02 |
“温 水煮蛙”的说法出自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做过的一个著名实验,据说他们将青蛙放在沸水中,青蛙立即跳出来,如果将其置于温水里慢慢加 温,最后水至沸腾蛙类们便纷纷作毙。实验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是说在一个安逸的环境中,人容易被周围的环境所迷惑,最终导致消沉、放纵和堕落。其实,这是个骗 局。
本人长期生活在农村,田间地头常见蚯蚓、田鼠、青蛙等小动物,如果把青蛙放在开水里,他一下去就死了,根本没有逃生的能力。如果在冷水中将青蛙加 温,待到60度水温,青蛙便从容跳出,其状况和寓意恰好相反。当时为了论证这个原理,曾经在乡邻面前做过多次“残酷实验”,无一失手。
也不必什麼深奧的科學原理了,我只想大家運用常識,想像你將一隻青蛙放進一個盛了清水,打開鍋蓋的水鍋後,你猜牠會安份地守在鍋裡游水呢?還是過不多時便會一躍而出呢?
在 Google 上搜索「溫水煮蛙」,我們可以輕易找到許多傳媒名嘴、文壇名家、政界精英與社會賢達的各式言論,他們都喜愛以溫水煮蛙的比喻去解釋其觀點。
選取較近期,而大家也會有印象的例子,當中便包括了:陳日君談國民教育、陳雲談思想植入、環保及宗教團體反對內地人來港自駕遊、李慧玲談政府新聞處發放合 成照片、明報社論談新聞自由被收緊、吳志森談替補機制、李怡談港人價值觀被中國化、盧子健談北京揀選特首候選人、林行止談梁振英當選新一屆特首與商業電台 的骷髏會談投資策略等等...... 當中稍有創意的,算是梁文道試過以「泥漿」取代「溫水」去談警察使用胡椒噴霧;而最令人唏噓的,卻是原來連剛剛下台的薄熙來也曾過講重慶幹部收紅包的文化 是溫水煮蛙的道德淪喪。
溫水煮蛙的使用頻率與適用範疇,無疑已到了眾口一詞,無遠弗屆的地步了,但在這些言之鑿鑿的慷慨陳詞之下,有誰又有試過,或見過,在一個打開鍋蓋的鍋裡,以溫水慢慢加熱便可以解除一隻青蛙的抵抗,進而使牠乖乖地給煮死呢?
能 夠提出這點質疑,是因為我的確有過煮青蛙的經驗,雖然那是接近 30 年前的一場噩夢了,而我也實在忘記被我煮過的那東西究竟算是青蛙還是田雞。但據網上資料顯示,田雞的學名是虎皮蛙,外國人稱之為「中國可食用青蛙」 (Chinese Edible Frog),也屬蛙科的一種,所以我們便姑且將當年的那頭犧牲品稱之為青蛙好了。
那時候,我還在唸中學三年班,生物科老師要我們分組製作一隻以水晶膠展示的青蛙骨骼標本。要將一隻鮮蹦活跳的青蛙變成一隻乖乖地躺在曲奇餅罐裡的水晶骷髏蛙,我們便首先要將這醜陋的東西拋進鍋子裡煮熟。
在我們要將青蛙送往西方淨土,讓牠可以在沸水中輪迴轉世之前,我記得老師千叮萬囑要我們先用哥羅芳將青蛙焗暈,然後才可以將牠放進滾水裡。那次標本製作的 過程使我印象深刻,是因為「白灼」後的青蛙,在剝皮拆骨的過程中會散發出使人終生難忘的氣味。到今天,回想起當時扮演羔羊醫生時的景況,一陣噁心的感覺仍 會湧上心頭。
但這些都是題外話,我想講的是,在使青蛙犧牲的過程中,如果溫水煮蛙的方法是行得通的話,當年我的老師又為什麼會要我們去處理哥羅芳這類危險的化學品呢?
溫水煮蛙的理論,據中文的維基百科所講( http://zh.wikipedia.org/wiki/煮蛙效應), 是源自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科學家所做過的一個實驗:將一隻青蛙放進沸水中,青蛙碰到沸騰的熱水便會奮力一躍從鍋中跳出來逃生;但當科學家嘗試把青蛙放進裝有 冷水的鍋裡,青蛙如常在水中暢游,然後慢慢將鍋裡的水加溫,直到水燙得無法忍受時,青蛙再想躍出水面時卻已四肢無力,便只得慢慢地死在熱水中。
單從操作層面上思考,也不必考慮「慢慢將鍋裡的水加溫」的具體操作情況了,我們只需要設想,將一隻青蛙放進一個盛滿水的鍋裡,而這個鍋又是沒有鍋蓋的時 候,這隻青蛙會呆在鍋裡暢泳的機會大呢?還是過不多時便會跳出來的機會大呢?我想,青蛙之所以是青蛙,就是因為牠有粗壯的大腿,可以肆意地蹦跳 嘛...... 一味地只懂暢泳的,那應該是蝌蚪吧......
翻查英文版的維基百科,其說法便比中文版的內容詳細與中肯得多 (http://en.wikipedia.org/wiki/Boiling_frog)。 開篇的第一句,它便以奇聞軼事 (Anecdote) 來形容溫水煮蛙的理論,亦即是將它歸納為道聽塗說一類。文章中雖也紀錄了一些據說是 19 世紀時的實驗步驟,但現代生物學家的一致意見都是,將一隻青蛙放進鍋裡加熱,不管如何小心,在你放牠進水裡的一刻,牠便已可能急不及待地要跳出來了。
我明白某些人熱愛溫水煮蛙這比喻,是因為它可以用來反映別人逆來順受的惰性。對滿腔熱血,自稱堅守核心價值的某些人來講,它實在是一個有效地矮化別人,排 斥異己的動人說法。但當他們的努力是建基一個胡說八道的故事時,在能夠証明別人的麻木與惰性之前,卻已首先暴露了自己的愚昧與輕信。
我總覺得,在這個資訊爆炸的社會裡,輕信才是蠶食人心的最凶險危機。輕易地相信權貴、輕易地相信專家、輕易地相信學者、又或者是輕易地相信我,才是惰性最無可抵賴的表現。以一個輕信的態度去指罵別人麻木,那才是最具諷刺的矛盾。
信任自己的判斷,信任自己的常識,比輕信動人悅耳的口耳相傳要可靠得多。更何況,信仰科學精神的你,在資源充足的情況下,也是應該親手去做一點實驗的。
所以,如果有人不服氣,仍然堅信溫水是可以用來煮青蛙的話,我願意以田雞來跟你做一次溫水煮蛙的實驗,打一個賭。如果田雞在鍋裡當真可以乖乖地給你煮死, 那麼加點醬油,我就在你面前將牠的屍骸吃光;但如果田雞在實驗中從鍋裡跳了出來,我也不必你去吃,只要你將這隻滿屋亂跳的田雞捉回來,再善待牠到終老便 成。如此也算是很公平吧。
有誰想要賭這一把?
留言列表